庆丰收 在希望的田野上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21:42 1

摘要: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沃野田畴尽是丰收景象。9月13日,丹棱县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上千名游客走进张场镇金峡村粮油示范种植基地,共庆丰收节,沉浸式体验农事之愉、秋收之乐。

稻田捉鱼。

稻田擒猪。

独轮运粮。

稻田捉鱼。李莹糠摄

□刘丁源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沃野田畴尽是丰收景象。9月13日,丹棱县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上千名游客走进张场镇金峡村粮油示范种植基地,共庆丰收节,沉浸式体验农事之愉、秋收之乐。

启动仪式上,欢腾的民俗舞蹈跃动田间,大合唱响彻田野,朴实的歌舞里满是对好年景的憧憬。随后,独轮运粮、稻田捉鱼、追鸭子、擒猪等充满乡土风情的农趣比赛接连上演,参赛者全力以赴,围观群众欢呼喝彩,充满田园乐趣。

耕耘有时,收获已至。丰收的喜悦不仅在赛场,更在市集的烟火气中。老峨山茶叶、张场白酒、马嘴河窖酒、黄金峡大米、岐山猕猴桃……一方水土“养”出了这一方特色农产品,活动特设的“丰收市集”上,展销摊位前人头攒动,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品尝购买。

“既能体验农活,又能尝地道农家味,不虚此行!”来自宜宾的游客李素莉如是感慨。

在丹棱,处处都是欢庆丰收的喜悦图景。仁美镇光明村高粱种植基地,15万斤优质高粱早已全部颗粒归仓。“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理,农机专家全程跟踪指导,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据光明村党总支书记文露介绍,当地主动对接多家粮食加工企业,搭建稳定产销对接平台,真正实现了农民“安心种、放心卖”。

农民盼丰收,更盼增收。丹棱县安溪河流域万亩粮油产业带上,也奏响了丰收的赞歌。

“6月底投放鸭、鱼、蛙苗,水稻抽穗后,稻田供栖息与饵料,鸭、鱼、蛙活动疏松土壤、除病虫害,排泄物还能当有机肥,形成生态闭环。”良法增效,不同于传统种植模式,种植户方聪的试验田里藏着“门道”,他认真算起了一笔“增收”账:“新米上市,每公斤收购价比普通水稻高出3元,每亩地收益有1200元左右。”

如今,方聪的种植基地里搭建起完善的生态防控体系,在此基础上,水稻产量提升10%,大米达到“零农残”检测标准,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丰收的景象里,还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近年来,当地积极引农机、装设备、建平台。以机插机播、统防统治、烘储加工等为主线,配套农用植保无人机、微型耕耘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在丹棱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小气候、土壤、苗情、病虫情预警监测设备一应俱全,粮油种植信息数据实时收集,实现关键环节信息化;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绿色防控等移动网络传输平台,加大数据采集运用,充分展示园区内粮食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而农户们的辛勤实干,更是丰收的“底气”所在。在张场镇岐山村猕猴桃种植基地,沉甸甸的猕猴桃挂满枝头,果农们挎着竹篮穿梭林间。装满的筐子很快被运上路边等候的三轮车,伴着发动机的嗡鸣,一框框新鲜猕猴桃被送往附近的林海家庭农场,经过称重、分拣、包装后,带着村民们致富增收的希望,踏上出山的道路。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高山生态猕猴桃,九分甜一分酸,品质上乘,欢迎选购!”在林海家庭农场旁的直播镜头前,岐山村村民张国权热情地向网友介绍着家乡特产。这位有着网红“大V”头衔的“冷藏哥”,还有一个特殊身份——8月20日,他被张场人民政府正式聘请为“岐山村集体经济猕猴桃抖音直播售卖活动公益大使”。“酒香再不怕巷子深”,直播当天,岐山猕猴桃线上销量突破2万斤,优质山货顺利走出深山。

丰收的底色,是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近年来,丹棱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链条做优做强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的路子。在政策扶持上,丹棱出台专项激励方案,重点扶持符合条件的农民专合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在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上,当地积极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建成桔橙科技小院,组织开展5次大范围柑橘绿色生产现状调研,探索建立“健康土壤——绿色柑橘”绿色生产模式,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农民培训30余场,技术推广面积达2000亩。在产业发展上,丹棱立足资源禀赋,做好“土特产”文章,建成全国首条“丹棱冻粑”标准化生产线,延伸大米深加工产业链条。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展农民就业渠道与增收途径。

稻菽千重浪,乡村万象新。接下来,丹棱县将继续依托“长在农业、优在生态、美在乡村、富在农民”的优势,书写“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的新故事,让乡村振兴的活力更足,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强。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