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直播行业税收 守护公平发展生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21:11 1

摘要:近年来,直播行业规模呈爆发式增长。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职业主播数量已达3880万人,网络直播用户规模更是高达8.16亿人,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8.33亿人。巨大的用户基础和消费潜力,催生出惊人的财富效应。部分头部网红年收入动辄千万甚至过亿,有

近年来,直播行业规模呈爆发式增长。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职业主播数量已达3880万人,网络直播用户规模更是高达8.16亿人,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8.33亿人。巨大的用户基础和消费潜力,催生出惊人的财富效应。部分头部网红年收入动辄千万甚至过亿,有着平台工资、粉丝打赏、带货佣金等多元收入渠道。但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部分网红的纳税意识极为淡薄。如“厦门小程”,3年直播带货收入超千万,申报个税的收入竟未达5000元起征点;拥有292万粉丝量的网络主播王子柏,仅2021年至2023年期间,少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费共计749万元……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凸显网红偷逃税现象在行业内并不鲜见。

从直播带货创造惊人销售业绩,到知识、才艺类主播凭借独特内容吸金无数,网红们以多样的形式融入大众生活,其影响力和商业价值与日俱增。然而,在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网红偷逃税问题却不容小觑,若任由其发展将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侵蚀社会公平底线。

网红偷逃税行为,对社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首先,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本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网红偷逃税致使国家税收大量流失,相关领域财政资金缺口难以弥补,阻碍社会整体发展。其次,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网红享受高收入,却践踏纳税规则,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再次,偷逃税歪风一旦在行业内蔓延,将严重侵蚀网络直播行业健康生态,“劣币驱逐良币”,挤压合法纳税主播的生存空间,阻碍行业可持续发展。

若要根治这类现象,探清根本原因是基石。一方面,网红行业收入渠道较多,线上交易虚拟化程度高,部分交易借助私下转账等隐蔽方式进行,税务部门难以精准追踪、全面核实,监管难度大增。另一方面,部分网红受利益驱使,诚信与法律意识缺失,将偷逃税视为“生财捷径”,妄图蒙混过关。更有甚者,一些MCN机构为谋取私利,不仅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反而协助网红偷逃税。如广东惠州高赋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设立空壳企业虚开发票1196份,为700余名主播偷逃个人所得税3200余万元,严重扰乱税收征管秩序。

整治网红直播行业偷逃税乱象,需多方协同发力。税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税收监管力度,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搭建智能化税收监测体系,精准识别网红各类收入,全方位堵塞税收漏洞。同时,加大对偷逃税行为的惩处力度,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大威慑力。网络直播平台,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工作,规范主播收入管理流程,如实提供主播收入、交易等相关数据,履行代扣代缴义务,依照2025年6月20日新出台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主动规范报送相关信息。此外,要加强对网红群体的税收知识教育与普法宣传,提升其纳税意识与法律素养,引导其依法自觉纳税。行业协会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对偷逃税的网红及相关机构进行惩戒,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

直播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关乎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规范直播行业税收,不仅是维护国家税收权益、保障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直播行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之举。唯有严守依法纳税底线,直播行业方能在规范中前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本文来自【淮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