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命令行输入“O”后回车,启用“偏移”命令,将白色矩形ABCD向内偏移8个单位,得到一个134x84个单位的白色矩形EFGH。
20250918_01
20250918_01
2.2、命令行输入“O”后回车,启用“偏移”命令,将白色矩形ABCD向内偏移8个单位,得到一个134x84个单位的白色矩形EFGH。
2.3、直接回车,再次启用“偏移”命令,将白色矩形EFGH向内偏移10个单位,得到一个114x64个单位的白色矩形KLMN。
2.4、命令行输入“C”后回车,启用“圆”命令,捕捉点B为圆心,绘制两个白色同心圆B,半径分别为9个单位、18个单位。
2.5、命令行输入“REG”后回车,启用“面域”命令。
2.6、选择白色外圆B、白色矩形EFGH作为要创建面域的对象后回车。
这样就创建了一个白色圆形面域B,一个白色矩形面域EFGH。
2.7、选中白色圆形面域B、白色圆B,命令行输入“ARRAYC”后回车,调出“阵列”对话框。
2.8、点选“矩形阵列”;“行数”设置为“3”;“列数”设置为“4”;“行偏移”设置为“50”;“列偏移”设置为“50”,然后点击“确定”。
2.9、矩形阵列完成后如下图。
2.10、选中正中间的四个图形对象,命令行输入“E”后回车,启用“删除”命令,将它们删除掉。
2.11、命令行输入“UNI”后回车,启用“并集”命令。
2.12、交叉框选所有面域作为要并集的对象后回车。
2.13、并集面域完成后如下图。
2.14、选中并集后的面域,命令行输入“X”后回车,启用“分解”命令,将它分解。
2.15、命令行输入“J”后回车,启用“合并”命令。
2.16、交叉框选所有对象作为要合并的对象后回车。
2.17、这样就将外面的轮廓线合并成了一个闭合的多段线。
2.18、命令行输入“F”后回车,启用“圆角”命令。
2.19、接着输入“R”后回车,选择设置圆角半径。
2.20、输入圆角的半径值“5”后回车。
2.21、输入“P”后回车,选择多段线。
2.22、点选外面的多段线作为要倒圆角的对象。
2.23、这样就一次性对外面的多段线全部倒了半径为5的圆角。
2.24、直接回车,再次启用“圆角”命令,接着输入“R”后回车,选择设置圆角半径。
2.25、输入圆角的半径值“8”后回车。
2.26、输入“P”后回车,选择多段线。
2.27、点选白色矩形KLMN作为要倒圆角的对象。
2.28、这样就一次性对白色矩形KLMN全部倒了半径为8的圆角。
至此,整幅图绘制完毕。
20250918_01
3.1、绘制有规律排列的相同对象,首选“阵列”。
3.2、学会创建面域。
3.3、通过对面域进行并集、差集、交集操作可以得到新的面域,从而获得我们想要的平面图形,这也是一种绘制平面图形的方法。
3.4、将面域分解可以得到轮廓线。
3.5、学会使用“J”命令将图形元素合并成一个多段线。
3.6、重点掌握一次性对多段线倒圆角的操作步骤。
来源:广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