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宜居幸福巷地处沙坡头区城西部,位于宜居南街,以餐饮、住宿为主,有企业商户167家,是城西夜经济活力商业中心之一。近年来,滨河镇党委联动文苑、宜居社区,聚焦“党建+商圈”,以“一引二建三促”工作法激活红色动能,构建“商居共融”治理新格局。
宜居幸福巷地处沙坡头区城西部,位于宜居南街,以餐饮、住宿为主,有企业商户167家,是城西夜经济活力商业中心之一。近年来,滨河镇党委联动文苑、宜居社区,聚焦“党建+商圈”,以“一引二建三促”工作法激活红色动能,构建“商居共融”治理新格局。
一引: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商圈治理根基
加强党建引领。纵向搭建“镇党委—社区党支部—辖区单位—党员商户”四级组织架构,整合社区、共驻共建单位、商户代表等资源,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良性发展生态。深入走访辖区167家商户,动员134家商户(含文苑社区57家)加入“宜家人”友好商户联盟,颁发联盟牌10家;建立一商一册党员台账3份,发展商户党员1名,引导党员商户亮身份、作承诺,实现“亮身份亮承诺”全覆盖,以党员示范带动商户诚信经营。
二建:搭建多元平台,凝聚商圈发展合力
构建诚信体系,营造良好商圈氛围。建立完善的诚信评价机制,对商户的经营行为、商品质量、服务态度等进行全面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公开公示,让消费者一目了然。同时,设立诚信奖励与失信惩戒制度,对诚信经营的商户给予信用积分、荣誉表彰、宣传推广等奖励,激励更多商户坚守诚信;对失信商户进行曝光、处罚,形成有效约束。经常性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增强商户诚信意识。截至目前,已举办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讲座4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搭建发展矩阵,拓宽商户发展渠道。有效盘活商户资源,增强商圈内生凝聚力。一是搭建组织联动平台。组建“友好商户联盟”,依托“商户联盟议事厅”“掌柜说”联席议事会,组织社区、商户、物业等共同商讨商圈发展、环境整治等事宜,已召开联席会议2次、商户茶话会3场,集思广益破解经营难题。二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在宜居社区打造集心理健康理疗、读书交流等为一体的“宜家人”共享空间,建设“宜居幸福广场”,联合商户开展培训、讲座18场次;在文苑社区搭建“创客空间”,为商户免费提供办公场所,降低运营成本。三是搭建宣传推广平台。组建新媒体宣传志愿服务队,规范“挖掘特色店铺—沟通确定方案—实景拍摄剪辑”流程,为商户拍摄短视频宣传片,通过社区视频号、微信群传播,截至目前已拍摄7期(含文苑社区6期),切实提高商家知名度、增加店铺销量。
三促:推动多方共赢,提升商圈治理效能
促协商共治,凝聚发展合力。以“社区搭台-商户唱戏-居民受益”模式,开展“蛇年有好‘市’ 金蛇迎春节”幸福年货节、“新春慰问进社区”等主题活动12场次(含文苑社区3场次);建立“社区+志愿者+友好商户联盟”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为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发放“爱心折扣券”,形成双向激励。同时,线上通过居民微信群为商户宣传招聘,线下搭建零工驿站,累计帮助20家商户招聘员工45名,解决商户人力资源需求的同时促进群众就业。促服务优化,提升居民幸福感。社区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原则,引导商户自主建设特色暖心驿站。按照“寒可取暖、暑可纳凉、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的原则,为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社区居民等群体提供雨具、应急药箱、打气筒、饮水机、充电插座、休闲座椅等基础设施服务。组建志愿服务队,把志愿服务作为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载体,组建“商户志愿服务队”,开展健康检测、爱心帮扶、按摩养生等志愿服务活动5次。在志愿服务的实践中,形成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让居民感受到社区以及商圈的温暖与关怀。促法治保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警务室、律师事务所搭建法律大讲堂,定期邀请民警及律师为商户提供政策讲解咨询,举办法律讲座、案例分析等活动10余场次,提高商户法律意识和合规经营水平,及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公平有序营商环境。
下一步,宜居、文苑社区将持续深化“一引二建三促”工作法,推动社区与社区、社区与商圈协同发展,让居民享受更优质服务,收获更多幸福感与获得感。
马上发布信息
来源:王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