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赤水市人民法院退休党支部的老党员们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信中,受助学生周某某分享了自己成功升入本科院校的喜讯,回顾了赤水市人民法院老党员连续5年对他的帮助历程。
近日,赤水市人民法院退休党支部的老党员们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谢信。信中,受助学生周某某分享了自己成功升入本科院校的喜讯,回顾了赤水市人民法院老党员连续5年对他的帮助历程。
“亲爱的各位爷爷奶奶,展信安好!我是一直受你们关怀资助的学生……每一次助学金的按时送达,都像一场及时雨;每一次你们专程来家里看望,握着我的手叮嘱‘好好读书’,那些温暖的话语,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
收到信后,赤水市人民法院退休党支部回信勉励周某某同学,对他提出殷切期望:“周某某同学,你的来信我们收到了,得知你学习优秀,并担任本科班的团支书和辅导员助理,我们倍感欣慰。共青团是党的坚强助手和后备力量,希望你继续努力学习,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近年来,赤水市人民法院持续发挥退休党支部的“银发力量”,组织老党员积极投身矛盾化解、队伍建设、法治宣传、公益服务等领域,工作取得一定实效。
调解一线显身手,当好矛盾化解“减压阀”
“法官一辈子,就认‘公平’二字,调解纠纷也要让双方都心服口服。”这是赤水市法院退休老法官们常挂在嘴边的话。
为发挥老法官审判经验丰富的优势,赤水市人民法院退休党支部成立“老法官调解队”,参与邻里、家事等纠纷调解。面对家长里短的家事纠纷,他们总能凭借对法律条文的熟读、对社情民意的洞察以及“唠家常式”的沟通技巧,找到矛盾症结所在。截至目前,已累计化解家事纠纷30余件。从夫妻间的情感纠葛到邻里间的财产争议,从赡养老人的责任分歧到子女抚养的权责划分,每一起纠纷的化解,都凝聚着他们的耐心与智慧,为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帮带新人传经验,点燃能力提升“助推器”
“年轻人有冲劲,但缺乏实战经验,我们多带一带,他们就能少走弯路。”本着这样的想法,赤水市人民法院老党员发起传帮带志愿活动,以“导师”身份助力年轻干警快速成长。
传帮带过程中,他们将自己数十年积累的“工作秘籍”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干警,从业务上如何快速识别案件难易程度、如何在庭审中精准把握争议焦点、如何应对突发状况、如何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释法说理,到在思想上以身作则,他们“严谨细致、公正为民”的工作作风感染着每一位年轻干警。
原一级警长蒋黎军退休后走进赤水市人民法院法警队,通过“手把手教学+实战化演练”的方式,从应急装备的使用技巧到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从体能训练的科学方法到警务礼仪的规范标准,指导法警开展处突演练、警务实操培训5次,为赤水市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保驾护航。
服务社会践初心,搭建党群关系“连心桥”
“虽然退休了,但党员的身份不能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这是赤水市人民法院老党员的共同心声。他们主动走进社区、深入乡村,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发展贡献“银发力量”。
在社区治理中,他们化身“法治宣传员”“纠纷调解员”“志愿者”,累计参与社区法治宣讲、纠纷调解等行动100余人次,用爱心传递温暖。
在乡村振兴中,他们参与“法治文艺进万家”“乡村振兴法治剧场”“明德遵法进农家”“老法官嗑子匠”等法治宣传活动20余次,录制“法治龙门阵”小广播6期,用快板、小品、案例讲解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法律知识送到田间地头。
针对特殊群体,他们用心用情做好关爱帮扶工作。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他们聚焦刑事案件、离婚案件中的未成年人,开展教育感化、心理疏导和关爱帮扶10余人次,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关爱家庭困难学子方面,除了长期帮助周某某外,他们还通过捐款捐物、上门慰问等方式持续关注其他困难学子,为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
从审判一线到调解现场,从校园课堂到社区乡村,赤水市人民法院老党员们用热忱点亮“初心”,用行动诠释“担当”。未来,这些“银发先锋”将继续怀揣对党的忠诚、对司法事业的热爱,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丁永
编辑 蔡义桂
二审 凌洁
三审 杨艳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