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司法局:赓续红色法治血脉 筑牢老区治理根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20:15 1

摘要:在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的红色土地上,四川省巴中市司法局立足深厚的红色法治底蕴,将川陕苏区司法传统与新时代司法行政职能深度融合。近年来,通过激活红色资源、创新治理机制、深化惠民服务,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红色法治生态圈”,为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成为赓续红

(本社记者 黎志飞□刘航)在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的红色土地上,四川省巴中市司法局立足深厚的红色法治底蕴,将川陕苏区司法传统与新时代司法行政职能深度融合。近年来,通过激活红色资源、创新治理机制、深化惠民服务,构建起独具特色的“红色法治生态圈”,为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成为赓续红色法治血脉的生动实践样本。

巴中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角。巴中市司法局供图

激活红色资源 构筑法治教育矩阵

巴中市司法局深挖川陕苏区法治历史富矿,推动川陕省苏维埃法令条例、川陕省恩阳县苏维埃革命法庭旧址、太平红军粉壁墨书文献、“平分土地”红军石刻标语等共计4处红色法治文化遗存成功入选省级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作为红色法治教育基地被命名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将红色基因融入法治教育全过程,巴中市司法局打造立体化红色法治教育体系。依托全市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司法局与四川大巴山干部学院联合建设全省法治教育培训基地,系统开发“红军司法故事” 专题课程,把川陕省苏维埃法庭旧址、恩阳革命法庭陈列馆等红色遗址转化为现场教学点,让干警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髓。

在基层法治文化建设中,司法局累计建成县(区)级及以上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场、场馆16个,培育省级及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4个。通江县沙溪镇依托 “红云崖”红色文化资源,打造集苏区法制历史展示、现代普法教育于一体的法治文化广场,成为群众接受红色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岳家司法所等基层单位创新开展“法律明白人” 培养工程,选拔农村骨干组成“红色普法轻骑兵”,通过“村村通”广播、法律服务微信群等载体,把红军司法故事和法律知识送到田间地头。

司法局还组织编写《川陕苏区法治文献汇编》,整理 “陈规陋习改造”“群众公审”等苏区法治实践案例20余个,在干部培训、校园普法中广泛运用。常态化开展“法治巴中行”一月一主题活动,近年累计举办“线上 + 线下”红色法治宣传活动1075场次,让红色法治精神浸润人心。

创新红色治理 打造执法服务样板

传承苏区“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法治理念,巴中市司法局在执法服务领域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构建起具有老区特色的法治治理模式。在全省率先推行“首违不罚”清单制度,发布五批384项“首违不罚”清单和2098项行政处罚 “五张清单”,涵盖公安、市场监管等24个领域,实现行政处罚案件同比减少 36.03%,罚没款下降56.89%,让柔性执法彰显红色法治温度。

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检查频繁问题,司法局创新推出 “综合一次查”监管模式,对63家企业试行全年综合查一次,检查事项、主体、频次分别缩减 51%、60%、20%,该做法被省政务专刊宣传推广。同步开展“行政执法人员读书班”,线上线下培训4000余人次,将苏区执法严明、公正无私的传统融入现代执法能力建设,提升执法队伍专业素养。

在行政争议化解方面,巴中市司法局在四川省率先建成首批市级行政争议调解中心,2024 年全市行政复议案件调解(和解)率达 33.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8.9 个百分点;行政机关负责人连续九个季度 “出庭出声率”100%,2025年1—8月“一把手”出庭应诉率 96.58%,以制度刚性传承苏区“遇事找法”的治理传统。创新出台的《巴中市行政机关行政行为自我纠错办法》,从源头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相关案例入选全省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十大典型案例。

传承红色初心 深化惠民服务实践

巴中市司法局将苏区司法为民的红色初心转化为新时代惠民服务实践,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红色法律服务网络。全市建成园区(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 6个,组建专业服务团队6支,制定《企业公共法律服务基本项目清单》,明确 3 大类 16项基础服务,为195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提供专项法律服务,排查法律风险8个,提出合规建议 42个,用法治护航重大项目建设。

在乡村振兴一线,司法局深入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 制度,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定期驻村服务。岳家司法所等基层单位通过解答法律咨询30余人次、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 10 余次、发放材料 800多份,为春耕生产、农民工维权等提供精准法治保障。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扎实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法律服务助老护老”及根治欠薪等活动,2024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71件,提供咨询服务 29608人次,办理公证10082件,医疗纠纷调解116件、调赔金额138万余元,让群众感受到法治服务的温暖。

针对特殊群体需求,司法局创新开展“红色调解”进社区活动,在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领域引入苏区调解经验,组建“映山红”巾帼调解队。联合妇联、教育等部门建立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机制,选派法治副校长进校园讲红色法治课,将红军守法故事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建立的 “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网络平台,实现群众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一键直达”,让苏区时期的“马背上的司法所”精神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巴中市司法局通过红色资源赋能法治教育、红色传统引领执法创新、红色初心驱动惠民服务,实现了红色法治精神与司法行政工作的深度融合。从川陕苏区的司法火种到新时代的法治实践,巴中司法行政人用忠诚与担当守护着红色土地上的公平正义,为法治巴中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未来,司法局将继续深化红色法治建设,让革命老区的法治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来源:民主与法制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