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江西峡江:聚才兴产助振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9:10 1

摘要:江西省峡江县马埠镇上盖村万亩杨梅基地里,乒乓球大小的杨梅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数百名采摘工人在林间精挑细选,欢笑声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一阵“嗡嗡”声响起,几架无人机飞速将杨梅吊运下山,让乡村的田园风光增添了一抹现代的气息。

▲《中国人才》杂志文章内页

江西省峡江县马埠镇上盖村万亩杨梅基地里,乒乓球大小的杨梅挂满枝头、令人垂涎,数百名采摘工人在林间精挑细选,欢笑声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一阵“嗡嗡”声响起,几架无人机飞速将杨梅吊运下山,让乡村的田园风光增添了一抹现代的气息。

▲江西省峡江县马埠镇杨梅基地无人机运输杨梅下山

去年入选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名录的姚春海说:“无人机减少了劳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减少杨梅运输过程的损伤、保证杨梅的品质,越来越多种植户选择我们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

近年来,峡江县依托特色产业,借智聚力、汇才兴产,建成规模化产业基地92个,获得“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数量全市第一,品牌农产品平均溢价率达22%。去年,新增“两品一标”和名特优新农产品46个、“赣鄱正品”2个,走出了一条聚才兴产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筑巢引凤冲破产业瓶颈

▲峡江县马埠镇乡土人才工作室邀请专家开展培训

峡江县耕地、林地资源丰富,但作为地处赣中腹地、常住人口不足15万、经济后发的传统农业县,是别人眼中的“生态优等生、经济后进生”。如何破局?峡江县把目光瞄向了大院大所。

2023年,峡江县着力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1+11+N”人才工作网络,在县级人才服务中心的指导帮助下,乡镇依托乡村特色产业基地设立乡土人才工作室和实践点,为推动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提供多样化支撑,与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20余家高校院所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

▲江西现代林业产业科技示范园“粉木耳+中药材“立体种植智能荫棚

同年,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在峡江启动了现代林业产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共同打造“一中心三基地”,推动产才融合发展。目前,带动150余名专家及高层次林业技术人才,实施林下道地药材、食药用菌以及高产油茶种植等20余个项目,成功推出的玉木耳种植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

针对挂果周期长、效益打折扣、种植意愿降低的油茶产业发展痛点,峡江县林业局推动省林科院、国有林场、第三方企业联手,利用油茶林遮阴特性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开展“油茶+杭白菊”立体种植模式,促进林地增收。企业负责人邓智平算了一笔经济账:“油茶要5年挂果,其间,杭白菊每年亩均产值7000元以上,真正实现‘以短养长’良性循环。”

无独有偶,在江西现代林业产业科技示范园智能荫棚内,专家们正在欣喜地测算着“菌药立体种植”带来的收益。数以万计的木耳菌包织就一片“空中菌田”,“菌田”下中药材幼苗长势喜人,大棚顶部的生态调控网精准调节灌溉频次,让中药材幼苗与木耳共享荫凉。这种产业模式,让有限的土地空间轻松实现亩均收益翻番。

内生动力提升人才质量

▲朱有勇院士团队在江西峡江旱地水稻科技小院试验基地开展种植培训

2024年6月,峡江县首家科技小院——中国农技协江西峡江旱地水稻科技小院正式揭牌,翻开了峡江校地合作新篇章,为科技兴农带来了良好示范。

“现在从种到收,充分利用机械化设备,省时省力,科技种田的甜头,我是尝到了。”金坪民族乡的“农民一姐”石玉莲说。从2013年独自尝试水稻免耕直播栽培技术,到2024年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合作开展旱地水稻试验,爱折腾的她始终保持着科技种田的初心。如今,在科技的助力下,她推出的黑香米茶等系列产品实现农产品附加值增长数十倍。樟树、新余等周边县市区都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向她请教种植技术。

▲金江乡富硒菌农业公司采收羊肚菌

金江乡富硒菌农业公司的一次经历,坚定了负责人黄平军走科技种植之路的决心。那年,基地里羊肚菌产生了大面积不出苗的异常现象,在院校专家的帮助下,48小时内便锁定病因,挽回经济损失超百万元。目前,公司与中国农科院、浙江大学、江西省林科院等专家合作,构建起羊肚菌全产业链发展体系,羊肚菌种植基地单体面积位居全省前列,年产值超6000万元。

在这些“头雁”的引领下,越来越多“土专家”“田秀才”加入科技兴农的行列,壮大了带不走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2024年,参加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研修班的姚春海,结识了一批农业领域的教授专家。峡江县马埠镇因势利导,发挥姚春海乡土人才工作室载体作用,邀请教授专家前来办班培训和调研指导。2025年以来,工作室迎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西省农科院等教授专家办班授课5期,参训人员超200名。上盖村党总支书记姚文斌说:“老师会有针对性地解答我们搞产业遇到的问题,还会下到田间地头现场讲解,让我们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所以每次有课我都来,有些外县的农民知道了都会赶过来听课。”

聚才兴产延长产业链条

▲江西赣之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助农直播

在科技和人才的驱动下,峡江县聚焦生物医药首位产业和绿色食品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生态资源优势正加速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江西赣之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廖琦表示:“通过与抖音视频号头部达人合作,让全国各地朋友了解峡江的优质农产品,我们的直播销售额达到千万规模。”目前,企业整合全县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形成了“赣之村”“我是小菜”“大国工酱”“秋味坊”等多个系列品牌,打通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快速抵达消费者餐桌的高速路,主打的山茶油系列产品综合营收达1.2亿元。

居闲果业糜作文说:“我在金坪生活打拼了十几年,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成长离不开当地政府和村民的支持,我希望能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在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专家指导下,他组建了从种植到销售、从线上到线下的专业人才团队,吸引农技专家5人、种植能手68人、采购运营人才12人,抖音直播团队3个。目前,公司拥有11个水果商标和版权认证商标,产品不仅进入了盒马鲜生、山姆、胖东来等高档生鲜超市,还出口到阿联酋、柬埔寨。

▲江西中润食品有限公司

江西玉峡药业有限公司以中医药为核心,与南昌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合作,成立黄精大健康产业食品研究院,构建起涵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科研、加工、销售以及医药仓储冷链物流、非遗传承、工业旅游等全链条经营体系,企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由返乡人才创办的江西中润食品有限公司,把自身多年从事食品加工行业的经验和当地农产品优势结合,打造了“井冈山”双柚汁等爆品产品,成功打入米其林和黑珍珠高端餐厅,单品销售额达3000万元,公司从原来四五百平方米的乡镇小作坊式企业成长为占地近五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园区企业。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