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在今天这个环境里,凡是站在常识立场说话的人,结局都很难平顺。
hi,我是胖胖。
“此身既惯波云诡,犹向寒蛩学禁音。”
大家最近应该都刷到了,户晨风被封禁了!
胖胖虽然没看过户子的完整直播,但切片视频经常刷到。
其实早在他用手机系统划分人群的时候,胖胖就和身边朋友断言:
估计这号活不长。
为什么?
因为在今天这个环境里,凡是站在常识立场说话的人,结局都很难平顺。
无歌德不得食,已经是常态。
做自媒体想活得平平稳稳,就得保证两个条件:一没钱,二没名,三不说真话。
只要你有钱、有影响力,同时还坚持说实话,那就等于三角不可能,危险指数直线上升。
大家其实可以观察一下,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粉丝量极大的自媒体,能完全不说谎言和套话。
有些话,大家心照不宣就行,但一旦说出来,就会出事。
这就是现状。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动摇上层利益如同触动他们的生命,改变底层观念如同挖他们的祖坟,而底层观念正是上层利益的源泉。”
凡是敢于动摇的人,往往变成两方的敌人。
胖胖不知道户晨风动摇了哪一边的利益,但有一点很清楚:
大众传媒就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成就你,也能毁掉你。
做公众人物,没有从容面对毁誉的气度,显然是不行的。
名高则谤生,这是自古而然的。
而天下仗义执言的人,都会付出代价,这是文化的根里早就写下的规律。
当然,胖胖自认为,户晨风不是没有问题。
他确实有不少以偏概全的地方。
有时候胖胖看他的表达,甚至分不清是哀其不幸,还是怒其不争。
比如他一开口就拿学历、收入贬低别人,“你是不是大专的?你是不是月薪3000?”
这其实就有点二极化了。
因为这不是在讨论问题,这是赤裸裸的社达逻辑,是在慕强,是在踩比自己弱的人。
这种标签化的逻辑,其实很容易改变人们看待彼此的方式。
因为看人之前先加了一个盘问,先用符号判断人,而不是去理解他背后的处境。
不过,户晨风也有另一面。
有些行为胖胖并不认同,但有些事情,比如他在街头发钱、去和劳动者聊工作、去展示流浪者的困境,这些行为胖胖是极其认同的。
君子论迹不论心,他至少愿意把镜头对准那些被忽略的人,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
这一点,比起那些天天靠编谎话、挑仇恨来博流量的肉喇叭,要好得多。
所以,在胖胖看来,户晨风有些观点我不认同,他的逻辑里也有社达、也有偏见,但这并不妨碍他有说话的自由。
他有权利表达,他有权利发声。
社会如果站在理性公允的角度,其实就应该允许存在不同的声音,而不是动辄封禁、让人闭嘴。
发声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否完全正确,而在于它是否能被说出来。
正确与否,可以争辩;偏颇与否,可以反驳。
但如果声音一开始就被掐灭,那公共讨论也就不存在了。
对吧?
一旦形成动不动掐灭声音的氛围,大家都会学会少说话,学会沉默。
可这就不是一个理性的讨论空间了。
当越来越多人习惯沉默,舆论场就会被谎言和情绪占据。
而真正关乎普通人利益的问题,反而越来越没人敢提。
所以,表达的价值,不在于立刻改变什么,而在于它让世界不至于完全被一种声音淹没。
其实,我们可以看看历史,每一次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这些异见者的存在。
有人敢于说出不同的声音,这才是理性的状态。
自由表达并不是保证人人都说对,而是保证人人都能说。
你不必同意他的每句话、每个观点,但你得承认他说话的权利。
没有了这种权利,公共空间就只剩下统一口径。
到那时候,哪怕有人想提问题,也没有人敢听。
因为大家知道,听了就有风险,回应更是危险。
结果就是,问题仍旧存在,但谁也不敢说,最后变成了此地无声胜有声,变成了噤若寒蝉。
户晨风的问题,其实是很多自媒体人的缩影。
他一方面有流量,有粉丝,有影响力;另一方面,他又愿意触碰一些灰色地带,敢于说一些不那么正确的话。
这种人,在流量体系里,注定活不长久。
因为这个体系喜欢的,在胖胖看来,其实是安全感:
最好是情绪化的、割裂的、制造对立的,而不是理性的、追问的、试图还原真相的。
前者能让大家吵起来,热度飙升,利益达成;后者只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觉得麻烦。
当然要说明一点,户晨风有时候也会制造对立。
但这和有些人制造的对立不同。
有的人制造的对立,是一种“平民互撕”的陷阱,把底层人群彼此分裂,好让他们忽略真正的问题。
前者有偏激的一面,但至少有时候还会暗指矛盾的源头;后者则是彻底为了某种不为人知的目的,把人群撕开来收割流量。
是的,真相往往不舒服。
真相本身,就不是为了让人开心的,它的作用是提醒和警醒。
如果社会只剩下那些让人“爽”的内容,那么最后大家就只会生活在幻觉里。
《乌合之众》里面有这么一句话:
“群众不靠理性,而是靠幻觉来思考。”
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互联网现象,本质上都是被制造出的幻觉。
幻觉可以短期安慰人,但永远不能解决问题。
反倒是有些不那么讨喜的声音,才是真正逼近问题核心的。
一个社会能不能健康发展,其实不在于是否人人说对,而在于是否允许有人说出不同的声音。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公共空间里只剩下一个声音的声音,只剩下迎合的套话,只剩下格式化的表达,那么人们久而久之,就会习惯于不思考,习惯于“被代表”。
到那时候,真相和问题不会消失,只会更加被掩盖。
而当有一天问题真正爆发时,当初那些刺耳的声音,可能才会发现是提醒。
当然,说到这里,胖胖还是要强调一句:
支持户晨风的发声权利,并不等于要认同他所有的观点。
户晨风有以偏概全的观点,但这些不妨碍他有说话的权利。
一个社会如果连这种区分都做不到,只会陷入“非黑即白”的陷阱。
理性成熟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允许不同”,而不是强制沉默。
你可以反驳,可以批判,可以表达你的不认同,但你不能直接堵住别人的嘴。
现实就是这样,不说也不代表问题不存在。
反而,越是不说,问题越会恶化。
沉默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而是问题滋生的温床。
让不讨喜的话在阳光下被驳斥,而不是在黑暗里被掐死。
这是文明社会最起码的标准,而这样的标准,不该被扼杀!
户晨风不是没有问题,但他有发声的权利。
公共讨论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也不是少数人的葬礼。
这句话,胖胖可不是为了给他背书,而是为了给所有人留一条路。
哪怕今天你不同意他,但明天,当你想表达的时候,你也会需要这种权利。
来源:胖胖说他不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