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ASMR真的能缓解焦虑?心理学家拿出证据,真相比你想的复杂!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2 19:09 1

摘要:ASMR,全称是“自主感官经络反应”(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是一种由特定声音或视觉刺激引发的非自愿体验。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体验过那种鸡皮疙瘩爬满全身的感觉,比如听到一首动人的歌、看到一幕感人的电影,或者突然被什么声音惊了一下。

但你知道吗?有些人听着“轻声细语”“敲敲打打”的声音,也能感受到那种从头皮一阵酥麻、慢慢蔓延到颈部甚至全身的奇妙体验。这就是近年来大火的ASMR现象。

很多人说,ASMR能帮他们放松、减压、甚至改善失眠。那么,这到底是心理暗示,还是确有其效?心理学家们已经动手研究了。

ASMR,全称是“自主感官经络反应”(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是一种由特定声音或视觉刺激引发的非自愿体验。

很多人说,当他们听到某些声音,比如轻柔的耳语、节奏轻快的敲击声,或者模拟日常生活的小动作音(像是梳头、翻书),就会从头皮开始感到一种酥酥麻麻的刺激感,这种感觉还能带来一种说不清的平静和愉悦。

听起来有点像我们看电影时突然感动到发抖的“战栗感”(frisson)?确实有点像,但又不完全一样。战栗感通常只持续几秒,像情绪突然爆发后的一阵电流。

而ASMR的体验更温和、更持久,常常伴随着一种深度放松的状态,就好像有人在你耳边轻声细语地安慰你一样。

虽然ASMR视频在网上特别火,但真正“有感觉”的人其实并不多。有研究表明,大约只有五分之一的人群能够明确体验到ASMR带来的生理反应。也就是说,五个人里可能只有一个能听着这些声音有“上头”的感觉。

这和什么有关呢?研究发现,能体验ASMR的人通常性格更内向、情绪更敏感,同时也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他们可能更容易被他人的情绪带动,也更容易在安静的环境中沉浸于自己的感受中。

而对那些听了之后毫无波澜的人来说,可能就是大脑没有“开启”这种感知通道。科学家还发现,“心理暗示”也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也就是,原本就相信ASMR有用的人,更容易从中获得放松的体验,这就有点像安慰剂效应了。

说到底,ASMR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目前的答案是:还不够明确。

虽然已经有10多项研究尝试弄清ASMR对大脑和身体的影响,但结果并不一致。比如,在脑电图或功能性核磁共振的实验中,有些研究发现ASMR会激活与奖励、情绪调节相关的脑区;但也有研究表示,受试者的反应非常个体化,缺乏统一模式。而且,很多研究样本太少、对照组设置不充分,这些都影响了结果的可靠性。

关于身体反应的研究也是喜忧参半。一些实验发现,ASMR体验者在听到触发声音时,心率会下降,表现出放松状态;但同时,皮肤电反应(也就是出汗)却上升,显示出轻微的“警觉”状态。

这看起来有点矛盾,因此研究人员干脆给这种状态起了个新名字——“唤醒性放松”(arousing relaxation),意思是身体好像既放松又微微兴奋。

总的来说,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试验能确认ASMR对焦虑、失眠等问题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也就是说,它还不能被当作一种正式的心理疗法来使用。

尽管科学界还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这并不意味着ASMR毫无价值。对于那些确实能从中获得放松、缓解压力的人来说,它是一种安全、无害的方式。如果你是那个“天赋型听众”,那就尽情享受吧。

网络上庞大的“耳语社区”,每天都有无数人在创作、分享ASMR内容,无论是为了放松、助眠还是单纯的享受那种独特的感官体验。它可能不是万能的解药,但对一些人来说,它确实是一种温柔的安慰。

总之,ASMR不是智商税,也不是什么“心理魔法”,它是一种真实存在但目前尚未被完全理解的感官现象。科学还在研究它的奥秘,而我们可以先享受它带来的一点宁静。

来源:墨兰史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