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AI交锋再添变数!美国24岁博士取得重大突破,斩获570万融资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18:54 1

摘要:如今AI大火,各种AI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但你能想象吗,有这么一款AI应用,立志成为咱们每个人的“第二大脑”,还真有可能把人类记忆这事儿给彻底改写!

眼下哪个领域是最火的?答案毫无疑问会有AI这个答案。各个国家和科技龙头企业,都在不断地加大对AI的投入。

可是现在的AI也有不足的地方存在,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也在随时提醒我们。

而如今AI再次迎来了重大的突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取得这样成就的还是个年仅24岁的年轻人。

在他成功解决麻烦之后,也使得的他的未来充满前景,成功拿到了570万的融资。

如今AI大火,各种AI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但你能想象吗,有这么一款AI应用,立志成为咱们每个人的“第二大脑”,还真有可能把人类记忆这事儿给彻底改写!

这就是 TwinMind,背后站着三位前Google X的科学家,正憋着一股劲儿搞创新呢。

这几位创始人可不简单。带头的Daniel George,24岁就拿下了AI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

他先是在诺贝尔奖获奖团队LIGO搞研究,后来又进了Stephen Wolfram的实验室,最后还在Google X参与了6个项目。

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Sunny Tang和Mahi Karim也都来自Google X,三人凑一块儿,在湾区的同一所房子里没日没夜地干,每周工作时长能达到100小时,就为了把TwinMind 做起来。

TwinMind为啥能引起这么大关注?最关键的,它瞅准了当下AI工具的一个大痛点,缺乏记忆。

像ChatGPT、Claude这些大火的AI,大家用的时候是不是总觉得差点意思?每次对话都得重新交代背景,就跟每次见面都是陌生人似的,这离咱理想中的智能助手差太远了。

Daniel George在JPMorgan工作的时候,天天开无数个会,被信息轰炸得头疼,他就自己写了个脚本,把会议音频录下来转成文本再喂给ChatGPT。

嘿,时间一长,ChatGPT居然真的能理解他手头的项目,甚至还能生成可用的代码。

这一下子让George意识到,记忆就是AI助手走向真正智能的关键拼图。

TwinMind要做的,就是给AI补上记忆这一环。它能在手机后台默默运行,把你生活里的每一次对话、每一场会议,甚至你突然冒出来的想法都捕捉到,然后整合成个人专属的知识图谱。

而且这些操作都在设备本地完成,不用把敏感信息上传到云端,隐私方面特别让人安心。从技术角度看,TwinMind的创新真的很牛。

好多同类的会议记录工具,像Otter、Granola,都是基于React Native构建,依赖云端处理,在苹果系统上根本没法在后台长时间运行。

TwinMind团队却迎难而上,用纯Swift构建底层服务,直接在iPhone上原生运行。

就为了完善音频捕捉系统,他们花了六到七个月时间,在苹果的系统限制里找到了不少窍门。

这么做的好处可太多了,能连续录制16到17个小时,还不怎么耗电,音频转录完就删掉,只留文本,既保护隐私又不占存储空间。

它的语音识别能力也相当厉害。最新的Ear-3模型支持超过140种语言,单词错误率只有 5.26%,还能精准区分对话里不同的说话者,说话人分离错误率仅3.8%。

而且团队发现,支持的语言越多,模型对各种口音和方言的理解能力就越强。

在市场上,TwinMind已经吸引了不少用户,现在已经有超过30000名用户,其中15000人是月活跃用户。

用户群体也很丰富,专业人士占了50% - 60%,学生大概25%,还有20% - 25% 是个人日常使用。

就连George的父亲都用它来写自传,这也说明了TwinMind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帮人们记录珍贵的人生经历。

从商业角度来讲,TwinMind的模式也挺聪明。

它提供免费版本,无限时长转录、本地语音识别这些核心功能都有,降低了用户的试用门槛。

Pro版本每月15美元,能提供更大的上下文窗口、更强的AI模型访问权限和优先客户支持。

而且他们还打算把Ear-3语音识别模型通过API提供给开发者和企业,每小时收费0.23美元,这又是一笔潜在的大收入。

TwinMind目前已经获得了57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投资方阵容强大,Streamlined Ventures 领投,红杉资本也参与其中,Stephen Wolfram 更是亲自为这个项目写下了人生第一张投资支票。

从最初3000万美元估值到现在6000万美元后投资估值,增长势头很猛。

不过,TwinMind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像苹果、谷歌这些大公司,要是哪天在系统层面集成类似功能,TwinMind的压力可就大了。而且AI技术发展日新月异,TwinMind得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里站稳脚跟。

用户对隐私越来越看重,监管政策也还不明朗,这些都是悬在头上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

但不管怎么说,TwinMind代表了AI助手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要是真能成功,说不定真能像智能手机那样,彻底改变咱们的数字生活!

眼下我们能看到的是AI行业的兴盛,众多我们熟知的企业都不愿意屈居人后。或许这列快车很多人无法搭上,但是可以确信的是,以后我们的生活是必应来改变。

类似的情况,也已经早早的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例如现如今手机上的语音助手。或者是我们查询信息时出现的界面。

这些无不是我们生活中的改变,而这份改变势必会令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面对着国外AI行业的快速发展,相信大家也在关注着我们国产AI品牌的进步,毕竟现在已经到了行业斗法的关键时刻,谁能够抓住先机,必然能够做到引领行业的地步。

不过我们也相信,国产AI的进步必然不会落于国外的发展。

来源:易霄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