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126个冠军!但这所学校,强的不止体育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7:53 2

摘要:美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鼓励学子勇于探索、敢于挑战,而美国科技高中可谓是这种创新精神与实践导向的集中体现。如今,科技深度融入教育发展,全世界都在聚焦未来科技英才的培养,科技高中教育模式得到与日俱增的关注。美国科技高中作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其教育模


美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鼓励学子勇于探索、敢于挑战,而美国科技高中可谓是这种创新精神与实践导向的集中体现。如今,科技深度融入教育发展,全世界都在聚焦未来科技英才的培养,科技高中教育模式得到与日俱增的关注。美国科技高中作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其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不仅为美国乃至全球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科技人才,更为全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平均毕业率100%SAT均分1460,ACT均分33全美最佳私立高中第20名加利福尼亚州最好的STEM高中第8名圣地亚哥地区最适合运动员的高中第7名过去16年,斩获126个CIF冠军2015年以来,斩获28个CIF冠军和87个联盟冠军……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这样一所学校。

她以“16年,126个冠军”的美名,在区域内“最适合运动员的高中”排名中名列前茅。

并且,在她的多重教育魅力中,体育成就只是冰山一角。从1909年建校至今,这所学校在学术创新、设施建设、学段培养、全球视野与社区服务等方面深耕不辍,构建起了一套兼顾知识传授与人格塑造的教育体系。

这所学校就是——主教学校(The Bishop's School)。

01 百年沿革:

从女子寄宿到男女同校的教育传承

主教学校的发展历程离不开历史与时代的厚重感。这所学校始建于1909年,最初是一所女子寄宿学校,建校初心是让年轻女性可以在当时的教育环境中获得优质的升学准备。建校初期,这所学校虽然规模有限,但追求卓越的种子已经深深埋下,这也为学校后续的发展奠定了精神根基。

随着教育理念的迭代与社会需求的变化,主教学校逐步转型为一所男女同校的独立走读学校。尽管办学形式有所改变,但其核心使命始终未变:为学生提供激发热情与好奇心的全面教育。在这一使命指引下,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注重其兴趣培养、思维拓展与人格完善,让教育从单一升学导向走向全人发展导向。

学校的体育历史亦是其传承脉络中的重要一笔。1913年,主教学校成立了其最初的体育队伍,队伍以“哈佛”(Harvard)和“耶鲁”(Yale)命名。1920年,为致敬学校重要支持者埃伦·布朗宁·斯克里普斯(Ellen Browning Scripps)的母校诺克斯学院(Knox College),这两支队伍名称正式改为“紫队(Purple)”与“金队(Gold)”。

02 核心驱动:

创新科学引领跨学科育人实践

在主教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创新科学”(Creative Sciences)是贯穿学术实践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学校实现跨学科协作的关键载体。这一理念并非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通过专门的硬件设施、系统的培养路径与丰富的实践项目,落地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教育体验。

01 创新科学中心:技术与创意的融合枢纽

2018年,学校将具有历史意义的惠勒·贝利大楼(Wheeler Bailey)改造为“创新科学中心”(The Center for Creative Sciences)。走进中心,三张大尺寸工作台占据核心区域,周围整齐摆放着2台3D打印机、1台激光切割机与1台CNC路由器——这些先进设备并非陈列品,而是学生日常创作的工具。无论是想制作立体模型,还是设计个性化零件,学生都能在这里将创意从图纸转化为实物。

作为校园内的技术创新枢纽,创新科学中心的功能远不止设备共享。这里既是正式的教学场所,会定期举办跨学科课程,也是学生自主探索的天地,支持独立研究项目的开展。此外,中心并非某一学科的“专属领地”,而是对全校所有部门开放,不同学科的需求在这里交汇,让“跨学科协作”从理念变为日常。

02 培养路径:从初中到高中的循序渐进

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接触到创新科学教育,学校设计了循序渐进的培养路径:初中阶段,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兴趣小组等形式,初步接触创新科学理念与工具;进入高中后,学校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深度体验创新科学中心的资源,无论是选修相关课程,还是参与独立项目,都能获得专业指导。这种“先感知、后深入”的模式,既避免了低年级学生因难度过高而失去兴趣,也为高年级学生的个性化探索提供了空间。

03 校园殿堂:

设施为基,构筑多元学习生活空间

一所学校的教育品质,往往与其硬件设施的完善程度息息相关。主教学校在校园建设上倾注大量心力,打造了涵盖艺术、体育、学术、生活等多个领域的设施集群,让每一处空间都成为育人的延伸课堂。

01 艺术设施:点燃创意表达的火花

对于热爱艺术的学生而言,主教学校的艺术设施足以支撑他们的创意探索。学校拥有一座专门的“艺术中心”,内部划分出多个媒介工作室——绘画、雕塑、陶艺等不同领域的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专属的创作空间;中心还配备了“全功能暗房”,为学习摄影的学生提供传统冲洗技术的实践条件;此外,“舞蹈工作室”的存在,让热爱舞蹈的学生有专业场地进行排练与表演。

而泰勒表演艺术中心(The Taylor Performing Arts Center)则是艺术展示的核心场所。这座拥有150个座位的设施,既是“教学剧院”,也是“演出舞台”——日常用于戏剧、音乐等艺术课程的教学,学期末则会举办学生话剧演出、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从“台下学习”走向“台上展示”,在实践中提升艺术表现力与自信心。

02 体育设施:竞技与健身的双重需求

主教学校的体育设施覆盖了不同运动项目与学段需求。“伊娃·梅·弗利特体育中心”(Eva May Fleet Athletic Center)内部包含一座现代化体育馆、“洛里·珀金斯家庭球场”(Lori Perkins Family Court)与“科尔曼家庭健康健身中心”(Coleman Family Health and Fitness Center)——无论是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的训练,还是学生日常的健身需求,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

“福勒体育综合设施”(Fowler Athletic Complex)聚焦于户外运动,其核心的“亨特场地”(Hunte Fields)铺设了顶级人造草坪,搭配专业的击球笼。“道格拉斯·F·曼彻斯特网球中心”(The Douglas F. Manchester Tennis Center)的5个专业球场,提供了优质的训练环境。“麦凯恩家庭水上中心”(The McCain Family Aquatic Center)配备了教练办公室、更衣室,以及一座25码×30码的泳池(Buddy & Barbara Murfey Memorial Pool),满足游泳项目的需求。

03 公共空间:让学习融入自然与社群

主教学校格外注重“公共空间”的设计,力求让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实现非正式学习与社群交流。比如,吉尔曼大厅(Gilman Hall)外的户外教室是最具代表性的空间之一,这里没有传统教室的墙壁限制,学生可以在阳光下讨论课题、阅读书籍,让学习与自然景观融合。

04 图书馆:校园的“学术心脏”

曼彻斯特图书馆与学习中心(Manchester Library and Learning Center)是主教学校的“学术心脏”。这座设施于2012年开放,藏书超过27000本。

图书馆分为三层,功能各有侧重:主层是“亨廷顿图书馆藏”(Huntington Library Collection),包含参考书籍与历史类书籍,方便学生查找基础资料;中庭陈列小说与非虚构类书籍,满足学生的休闲阅读与拓展阅读需求;上层则是安静学习区与学习中心,为需要专注的学生提供无干扰的环境。

04 学段深耕:

初中到高中的递进式全人培养

初中与高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关键阶段——初中是“探索兴趣、建立习惯”的时期,高中是“深化能力、明确方向”的时期。因此,学校针对两个学段的学生特点,设计了差异化且递进的培养体系,确保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能获得适配的教育支持。

01 初中部:在探索中搭建成长框架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开始从具象向抽象过渡,身体进入快速发育期,社交需求逐渐增强,情绪波动也更为明显。基于这一特点,主教学校初中部的培养理念明确:为学生打开通往新想法的大门,激发好奇心与探索欲。

“Period X”是初中部最受学生欢迎的特色项目之一。这一活动每周安排2-3次,每次在下午时段开展,每学期都会更新可选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在体育领域,Period X涵盖从娱乐到竞技的多个层级,既有适合新手的跳绳、瑜伽活动,也有比赛项目(如篮球、足球)。所有参与项目的学生都会根据技能与经验被分到相应的队伍,掌握基础技能,享受运动乐趣,而非单纯追求成绩,这让许多原本害怕体育的学生逐渐建立了自信。

初中部的俱乐部是兴趣探索与领导力培养的另一重要平台。这些俱乐部由初中与高中学生共同运营,高中生担任负责人,初中生参与活动。这种跨年级协作的模式让初中生有机会向学长学姐学习,也为高中生提供了锻炼领导力的机会。俱乐部的主题多样,涵盖环保、公益、文学、科技等多个领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

02 高中部:在挑战中明确成长方向

如果说初中部是搭建框架,那么高中部则是填充细节、明确方向。学校培养高中部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学习、自我成长的能力,并以更宏大的目标行动。

(1)大学咨询:全程陪伴的升学指导

主教学校为学生提供从9年级到毕业的全程大学咨询服务,确保学生在每一步都能获得专业指导。

9年级,学校安排大学咨询师与学生见面,介绍大学申请的基本流程与准备方向;学校也积极组织活动,向家长解读升学政策与时间规划,让家庭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10年级,大学咨询师会与每位学生及家长进行一对一面谈,结合学生的学术成绩、兴趣特长,讨论11年级的课程选择,并建立长期的咨询关系。

11年级,学校邀请大学招生官到场,为学生与家长介绍不同院校的特色与申请要求。到了第二学期初,咨询师会再次与学生及家长面谈,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初步大学研究名单,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大学官网、校友访谈等方式了解院校。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大学咨询师扮演着指导者、倾听者与倡导者的多重角色,全程陪伴的模式让学生在大学申请中不再孤军奋战,而是有专业的支持与引导。

(2)全球教育:培养面向世界的公民

在全球化时代,“全球视野”成为学生的重要素养。主教学校的“全球教育”(Global Education)项目,旨在培养学生成为能积极推动全球变革的领导者。

在“知识/全球智商”(Knowledge/Global IQ)维度,学校通过课程让学生系统学习21世纪全球面临的挑战,还通过科学等课程,让学生理解全球多元性,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

在“技能”(Skills)维度,学校将全球协作能力融入日常教学,锻炼学生倾听、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诸多能力。这些技能不仅适用于全球交流,也为学生未来的职场发展奠定基础。

在“经验”(Experience)维度,学校通过“本地与全球”两个层面,让学生亲身接触不同文化:

在本地层面,学校会邀请演讲嘉宾分享经验,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感受到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层面,学校提供国际旅行(语言交流、文化沉浸、社区服务)、出国留学机会、文化交流、实习、研究。

05 体育育人:

冠军之外的成长课堂

在学术与兴趣培养之外,体育同样对一名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主教学校对体育的定位非常清晰:一个教学场所。在这一定位的引领下,体育成为学校培育英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品格塑造、能力培养的使命。

01 广泛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体育

学校的体育项目以“高参与度”为显著特点,80%的学生都会参与学校的体育项目。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校为初中与高中设计了丰富的队伍配置,初中部设有31支体育队伍,高中部设有36支队伍,覆盖篮球、足球、网球、游泳、田径、排球、棒球、垒球等多个项目。在这里,学生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选择。

02 体育育人理念:以引领与尊重涵养全面发展

在这所“适合运动员的高中”里,教练在体育活动、体育竞技中,始终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为体育活动的开展定下核心基调。他们不仅专注于运动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在日常训练与赛事中,培养学生对健身的热爱、在挑战中寻找乐趣的积极心态,以及团队内部的协同能力——通过系统性的引导,帮助团队将成员间的默契与合力转化为赛场上的竞争力,最终成长为具备冠军潜力的运动队伍。这种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让体育不再局限于技术层面的比拼,更成为学生培养品格、学会协作的重要课堂。

03

冠军成就:努力与坚持的自然结果

尽管学校不将竞技作为体育的唯一目标,但16年126个CIF冠军的成就仍是学校体育教育成果的体现。冠军的背后,是学生的长期努力、教练的专业指导,更是学校体育育人理念的支撑。

2015年以来,学校拿下28个CIF冠军与87个联盟冠军,这一成绩不仅让学校在圣地亚哥地区的体育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更让学生享受到了过程的乐趣:无论最终是否夺冠,参与体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

06 多年积淀,优异成果

2025年,在多年积累和沉淀的基础上,京领发布全球首个国际化学校竞争力世界300强榜单,旨在树立全球顶尖国际化学校标准,为全球国际教育领域树立新的标杆。京领以科学的评估体系和严谨的评估标准,从认证、师资、升学、专业评价等多个维度对全球国际化学校竞争力进行评级,在全球范围内凸显一批取得卓越年度办学成果、在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上取得成就的国际化学校,激励更多国际化学校不断追求卓越,促进全球教育的不断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京领2025国际化学校竞争力世界300强榜单的研究对象为美国、加拿大、中国(除港澳台地区)、新加坡、英国境内应用国际高中课程,且其学生以进入主流英语国家高等院校为目的国际化学校。

主教学校京领2025国际化学校竞争力世界300强榜单中总体获得5A级评价,且在认证竞争力、师资竞争力、升学竞争力和专业评价方面均获得5A评级。

结语

从1909年的女子寄宿学校,到如今男女同校、享誉当地的独立学校,主教学校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16年126个冠军的成就只是这所学校教育魅力的一个缩影,她真正的实力在于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发挥自己的潜力。学生们在这里学习生活,不仅是为了进入顶尖大学,更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京领新国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