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期最后几天总流褐色血,量不多应该没事吧?”“月经拖了十几天才走,可能是最近太累了”——不少女性遇到这类情况,都默认是小插曲,要么忍忍就过,要么归咎于熬夜、压力大。
“经期最后几天总流褐色血,量不多应该没事吧?”“月经拖了十几天才走,可能是最近太累了”——不少女性遇到这类情况,都默认是小插曲,要么忍忍就过,要么归咎于熬夜、压力大。
但最近妇科门诊里,越来越多年轻女性因“褐色少量经血”“经期延长”就诊,最后被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那些被忽视的“月经小异常”,其实是身体在拉警报!今天就请妇科医生说清背后真相,教你分清正常与异常,附上自查和应对方法,女性必看!
首先明确:褐色少量经血、经期延长,本质是PCOS引发的“异常子宫出血”,绝非小事。
PCOS的核心问题是内分泌紊乱——卵巢里的卵泡发育不成熟,无法正常排卵,导致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而缺乏孕激素来“收尾”。子宫内膜长期只长不脱,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1.少量内膜不规则脱落,混合在白带里,就形成了持续几天的褐色分泌物;
2.内膜堆积到一定程度才脱落,导致经期延长(超过7天),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淋漓不尽。
这种出血看似量少、不影响生活,但长期下来会打乱身体周期,还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必须重视。
不是所有褐色血、经期延长都是PCOS,但如果伴随以下特征,一定要警惕:
1. 出血模式“乱”
• 经期时长混乱:有时3天就结束,有时拖到10天以上;
• 周期不规律:原本28天的周期,突然变成20天或40多天,甚至两三个月才来一次;
• 非经期出血:两次月经中间,突然流出少量褐色血或粉色分泌物。
2. 伴随这些“丑信号”
PCOS是全身性内分泌问题,除了月经异常,往往还会带这些表现:
• 多毛、长痘:唇周、腋下、大腿根毛发变粗变密,脸上反复长红肿痘痘;
• 体重异常:突然发胖,尤其是腰腹部变粗,减肥还特别难;
• 脱发:头顶头发变稀疏,发缝越来越宽,但发际线一般不受影响。
如果出现上述信号,别自己猜、别瞎吃调经药,正确做法是这3步:
1. 先做2项检查,明确诊断
及时去妇科就诊,做甲状腺功能检查和性激素六项(经期第2-4天查) ,再配合妇科超声看卵巢形态,就能准确判断是否为PCOS,排除其他妇科问题(如子宫肌瘤、内膜息肉)。
2. 遵医嘱调理,别盲目“食补”
PCOS调理没有“通用方”,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制定方案:
• 轻度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比如减重5%-10%、少吃高糖高油食物、每天运动30分钟;
• 需药物干预者:在医生指导下用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或用促排卵药物改善生育需求,千万别自己买“调经药”吃。
3. 长期管理:记好“月经日记”
养成记录月经的习惯,包括周期、经期时长、出血量、是否有褐色分泌物等。定期复查激素水平,根据结果调整调理方案,才能避免病情反复。
PCOS是育龄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早发现、早调理大多能控制得很好。但如果把褐色血、经期延长当成“小毛病”忽视,拖到不孕、血糖异常才就诊,只会增加治疗难度。
来源:内分泌医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