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4月份, 青岛当流鲅鱼上市的半个月时间,她能卖出近4000单,一天最多超300单,是码头上名副其实的女“鲅”王……2017年,从事外贸工作的“渔二代”姜小丫转行卖海鲜。她坚持每天早晨从渔船上挑选最新鲜的渔获,渐渐有了忠实的粉丝,年营业额超千万。4月17日,
每年4月份, 青岛当流鲅鱼上市的半个月时间,她能卖出近4000单,一天最多超300单,是码头上名副其实的女“鲅”王……2017年,从事外贸工作的“渔二代”姜小丫转行卖海鲜。她坚持每天早晨从渔船上挑选最新鲜的渔获,渐渐有了忠实的粉丝,年营业额超千万。4月17日,记者就来到她的直播间,探访这位青岛海鲜“带货女王”是如何炼成的。
抓住风口,辞职回家卖海鲜
“这两天本地鲅鱼刚起量,要拿好货得靠抢。”凌晨5点多,今年36岁的姜小丫就起床赶到沙子口码头,每一条鱼都得亲自挑选。上午八九点钟开始直播,七八名工人一边分拣一边打包送快递。省内的客户,当天下午就能收到。省外的客户,第二天上午就能送达。
青岛当流鲅鱼的名气比较大,也是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仅鲅鱼这一单品,她最多一天就能卖300多单,客户遍布全国各地。
“我算是踩在了风口上,第一次创业就成功了。”姜小丫说,她从小在海边长大,几乎天天吃海鲜。2017年,她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视频,码头上刚上岸的鲳鱼,身上冒着蓝光。这条朋友圈迅速火爆起来,很多人在下边留言,第一次见到这么新鲜的鲳鱼。
“很多人没吃到过这样的海鲜。”姜小丫觉着,干这一行准行。她辞去了一家外贸企业的工作,回家创业卖海鲜。
当时,同城销售刚开始火起来,不少人纷纷从线下的摊位转向微信。她抓住机会,从亲戚朋友那里买来最好的海鲜。“有人只买一条鱼,我也会单独送过去。”姜小丫说,她相信只要卖好货,慢慢就有回头客。
不到三个月,她就打开了市场,月收入超过万元。随着业务量增大,她丈夫也辞职下海,夫妻俩一起线上卖海鲜。
从2018年开始,夫妻俩不停地在各个码头穿梭。“最忙的时候,我们在家里打包时才能见面。”姜小丫说,每个码头渔船靠港的时间不同,丈夫主要负责晚上,她负责白天。为了保障质量,她们几乎每条鱼都会仔细挑选。
“虽然有点累,但是口碑也积累起来了。”姜小丫说,一直到2022年,他们建了两个500人的微信群,一年的营业额做到了两三百万元。
坚持卖当日海鲜,年销售额超千万
从2022年开始,线上直播带货开始普及,她决定试水。“当时啥也不懂,花了好几万去学习。”姜小丫说,没想到刚转行就被泼了一盆冷水。
她卖的第一单产品是本地螃蟹,价格比较高。“很多人并不了解其中区别,质疑为啥卖得比别人贵十几块。”姜小丫说,当时销量很惨淡,所有人都有点沮丧,怀疑是不是选错了赛道。
然后,9月份开海以后,她终于迎来了爆单。“鲳鱼跟刀鱼,从起网到上岸只有几个小时。”姜小丫说,他们选择顺丰冷链发货,省内当天就到。客户一看,有时候比自己到码头上买到的还好,纷纷下订单。
“我们坚持只卖当天的海鲜。”姜小丫说,他们跟其他主播不同。每天凌晨拿到海货以后,一边直播一边发货。卖不了的,他们就会存放到冰库里,按照冻货来处理。“客户拿到的海鲜,可能自己去码头上都买不到。”姜小丫说,他们跟几十个船老大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最多的时候,他们一天能卖五六百单。因此,他们能在上岸的时候,就从船老大那里挑到最好的货。
“我们算是比较幸运的,两次都抓住了风口。”姜小丫说,现在他们直播间4万多粉丝,一年的销售额超过一千万元。
扩建2000平直播基地,打响沙子口海鲜品牌
“为了保证品质,我们刚开始只做同城。”姜小丫说,这两年他们的营业额翻倍增长,其实也得益于快递的时效。尤其是顺丰快递的冷链物流,省内当天送达,省外第二天上午就能送到,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时效。
“客户拿到最新鲜的海货,很有成就感。”姜小丫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渔民,对于本地海鲜有着很深的感情,现在海鲜的销售鱼龙混杂,有些人拿着冻货等以次充好,影响了本地海鲜的品牌。
“我希望能为咱们的海鲜正名。”姜小丫说,青岛很多特色海鲜由于优良的水域和气候条件,品质相对较高,从码头上拿货的价格就高。她坚持走中高端品牌,全国各地的忠实粉丝越来越多。
随着规模的扩大,原来的销售场地已经不够用了。“我们正在装修新的场地,大概2000平方米。”姜小丫说,他们还会增加一个直播间,同时设置3个不同类型的冰库。她最大的希望能将更多本地海鲜卖出去,用好的品质打响品牌。“哪怕是别人通过我了解了青岛海鲜,去别人的直播间购买,我也觉着值得。”姜小丫说。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