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防范金融风险,9月15日至9月21日兴业银行天津分行扎实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天津分行将金融知识和风险提示带进社区、校园、商圈、农村和企业,线上线下联动,赢得市民广泛好评。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防范金融风险,9月15日至9月21日兴业银行天津分行扎实开展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活动期间,天津分行将金融知识和风险提示带进社区、校园、商圈、农村和企业,线上线下联动,赢得市民广泛好评。
首日宣传亮点多 活动现场氛围浓
9月15日,天津金融监管局主办的宣传周启动日活动在津湾广场举行。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通过视频展播、小游戏、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普及金融知识。兴业银行天津分行积极参与,精心准备了消保“钱袋子”、小扇子等趣味问答奖品,现场展播宣传理性投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原创消保视频,吸引市民踊跃参与。工作人员为广大群众“一对一”讲解金融知识,内容涵盖金融产品适当性、金融产品基础知识以及防范非法中介和互联网贷款乱象等。
风险提示送上门 金融知识进基层
9月17日,兴业银行天津分行积极配合监管工作部署,开展“风险提示送上门”专项活动,并联合多家同业机构走进我市标杆社区——朝阳里社区,围绕群众日常生活中易遇到的金融风险点,重点普及防范非法金融中介的相关知识。活动现场搭建了金融教育宣传站,工作人员用图文资料、趣味互动、拉家常的方式,讲解非法代理、虚假征信修复、个人信息保护等知识,并准备了精美小礼品,吸引居民积极参与。在主题讲座环节,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常见网贷骗局,提醒大家警惕虚假宣传、远离非法中介,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此次活动结合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了精准触达居民,让金融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进社区,让金融知识贴近百姓。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广场、居委会活动室、养老社区等地,结合居民日常接触较多的储蓄、理财、贷款等业务,耐心讲解防范非法集资、规范贷款渠道以及电信诈骗识别技巧。通过面对面答疑解惑,帮助居民提升对金融陷阱的识别能力,让金融知识真正走进百姓生活。
进校园,引导青少年理性消费。分行员工走进校园,结合大学生群体容易遇到的“校园贷”“刷单兼职骗局”等风险案例,重点普及合理消费观念和依法维权渠道。通过现场趣味小游戏、互动问答等方式,增强青年学生的金融安全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消费观和价值观。
进商圈,倡导商户诚信经营。多家网点在周边商圈和市场内设置宣传点,面向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普及防范非法代理中介、警惕虚假宣传诱导网贷等相关知识,讲解银行正规融资渠道和普惠政策。通过宣讲和发放政策手册,引导商户合法合规经营,合理利用金融工具支持自身发展。
进农村,普及金融防范意识。郊县网点下沉乡村集市和村委会,围绕农民群众关注的涉农贷款、惠农补贴、防范非法集资等内容开展宣讲。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和乡音讲解,帮助村民识别不法金融活动,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引导农民合理使用金融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进企业,关注新市民金融教育。工作人员走进医院、工业园区、企业一线等地,结合新市民的金融需求和特点,普及防范非法融资渠道和金融诈骗的知识,介绍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普惠政策。通过面对面宣传和政策解读,增强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金融风险意识,提升企业整体金融素养。
线上线下齐发力 提升活动影响力
兴业银行天津分行在各营业网点内布设宣传专区,摆放宣传手册、风险提示折页,通过户外大屏、智能柜台等设备滚动播放活动海报和口号,营造浓厚活动氛围。网点工作人员在客户等候区开展“一对一”讲解,普及消费者金融权益保护、适当性管理和理性投资知识。同时,分行依托新媒体平台播放原创视频、图文推送和案例解析,并联合地方主流媒体进行多角度报道,不断提升活动影响力。
为扎实推进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创新活动形式,拓展宣传渠道,切实提升公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理性消费理念,兴业银行天津分行将持续开展常态化金融宣传,用更创新、更贴心的方式,守护百姓“钱袋子”,助力生活更美好。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