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首都医科大学消化健康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的指导下,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共同发起“环京地区县域食管早癌防治协作平台”。作为核心参与单位,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凭借在食
近日,在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首都医科大学消化健康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的指导下,全国县域肿瘤防治中心联合体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共同发起“环京地区县域食管早癌防治协作平台”。作为核心参与单位,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凭借在食管早癌诊疗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平台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协作平台招募同期启动,首批将招募10家县域医院共同参与,携手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内蒙古等高发区县域医院,打造覆盖筛查—诊断—治疗全链条的规范化防治体系,惠及区域百姓健康。
专业积淀:深耕食管早癌诊疗前沿
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在食管早癌领域拥有丰富的临床与技术经验,其专家团队长期致力于早癌诊断与内镜治疗技术的创新与推广。科室在食管早癌内镜诊断(NBI/染色技术)、内镜下治疗(ESD手术)等关键技术领域形成特色优势,累计完成大量复杂病例诊疗,为基层医院提供可借鉴的临床实践范例。此次参与协作平台建设,科室将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方式,将成熟经验下沉至县域医疗机构,助力提升区域整体诊疗水平。
核心目标:提升县域诊疗能力,惠及基层患者
协作平台以“规范诊疗流程、强化技术能力、共享优质资源”为核心,计划3年内覆盖至少30个县域,培训300名基层医师,将协作地区食管癌早诊率提升至50%以上。
此外,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将重点推动县域医院在食管早癌筛查标准、内镜操作规范、术后随访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即可获得与三甲医院同质化的诊疗服务。
七大实施方案落地:消化内科全程深度参与
1.技术帮扶与人才培养
作为平台技术支持的重要力量,消化内科专家将主导“食管早癌内镜技术培训班”(首期2025年12月启动),围绕NBI/染色诊断、ESD手术等核心技术开展理论授课与实操带教,每期培训5-10名基层医师,系统提升县域医院内镜诊疗能力。
2.建设专家名医工作站
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团队将参与县级医院“专家工作站”建设,定期驻点开展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及内镜技术示范,通过“手把手”指导,将临床经验直接传递给基层医师。
3.制定规范化诊疗流程
结合科室在食管早癌诊疗中的成熟经验,指导县域医院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制定从高危人群筛查、内镜精查到术后随访的全流程规范,确保诊疗质量可控可及。
4.建设远程会诊与多学科协作平台
消化内科专家将参与远程会诊平台建设,针对基层复杂病例提供实时指导,联合病理科、胸外科等多学科团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实现“精准诊断、高效治疗”。
5.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在平台双向转诊机制中,消化内科将承担县域疑似早癌病例的精查与ESD手术任务,为基层患者开通优先就诊通道,术后再由属地医院按规范方案随访,形成“筛查-治疗-康复”闭环管理。
6.科研协作与经验共享
科室将分享食管早癌最新临床研究成果,指导县域医院开展科研项目,协助发表学术论文,推动基层医疗从“临床实践”向“临床研究”升级。
7.推动科普宣传与健康促进
参与制作食管早癌防治科普内容,通过县域医院公众号传播早筛知识,提升群众对“早发现、早治疗”的认知,从源头降低疾病风险。
专家团队支撑:多学科保障专业高效
平台专家团队由首都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专家组成,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专家作为核心成员,与消化内镜中心、病理科、肿瘤相关科室等领域专家协同,为项目提供涵盖诊断、治疗、科研的全流程专业支持,确保技术帮扶的权威性与实用性。
专家出诊信息
消化内科
排版:李春慧
出品
北京世纪坛医院宣传中心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