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给娃点的儿童餐,食材的年纪可能比孩子还大,吃条鱼,可能它的来路就是三年前被查出禁药的工厂,它的创始人贾国龙还曾公开表态:“西贝绝不用预制菜!”当后厨曝光后,被话狠狠扇了一巴掌。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曾经的西贝,被很多人誉为“高端”、“健康”、“现做现炒”的代表,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西贝后厨的冷冻柜里藏着整个餐饮行业的“黑暗”!
给娃点的儿童餐,食材的年纪可能比孩子还大,吃条鱼,可能它的来路就是三年前被查出禁药的工厂,它的创始人贾国龙还曾公开表态:“西贝绝不用预制菜!”当后厨曝光后,被话狠狠扇了一巴掌。
让人后怕的是,这些不透明的冷冻食材不仅仅出现在西贝,还有很多知名品牌也在这里进货,那么都是哪些品牌呢?
自从被罗永浩曝光使用预制菜后,西贝的名声就一落千丈,为了挽回,不仅创始人出面回应,甚至后厨还开启了直播,引得各大媒体前往观看。
本来他们打算通过“公开透明化”给消费者展示后厨如何“现炒现做”,但正好露了底,可消费者发却现,后厨的冷柜里摆满了冷冻的真空包装,各种时间久得让人忍不住皱眉。
椒麻鸡保质期9个月,“嫩烤黄鱼”冻了18个月后再端上桌,“有机西兰花”更是冻了整整两年!
很多人可能以为冷冻而已,大不了没现炒好吃,但问题没那么简单,就比如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谁知道它是什么时候进货的,在冷冻之前又放了多少时间,说不定等使用的时候,比孩子的年纪还大。
并且速冻西兰花说是“有机”,说是给小孩补充营养,可食材经过普通冷冻工艺保存两年后,营养价值早就打了大折扣。
冷冻过程中,蔬菜的细胞壁破损,维生素流失率可能高达40%,再加上保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解冻和反复冷冻,带来的细菌滋生问题也是肉眼不可见的风险。
而所谓的“嫩烤大黄鱼”,商家宣传得好像是新鲜现烤下锅,其实就是福建宁德一家食品厂生产的冷冻鱼柳,标了一份58块的价格,却和你在某些电商平台花99块能买10条的冻鱼根本没啥区别。
这家供应商曾在2020年被查出大黄鱼含禁药氧氟沙星,虽然免除了处罚,但它还堂而皇之给全国的头部餐饮供货,这真的是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的“安全”与“健康”吗?
有些人可能觉得,无所谓,换家餐厅吃不就好了?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场危机背后,真正露出的黑幕是:全国庞大的餐饮行业其实共享着同样的一批供应链。
去的餐厅可能不同,但端到嘴边的菜可能真就是“一厂出品”,供应西贝羊肉串的公司日生产量高达100万串,客户名单里还有锅圈、喜姐炸串,甚至麦德龙和盒马这种平时我们爱的零售渠道。
而卖给西贝的大黄鱼供应商浔味堂则更加霸道,它覆盖了“所有头部餐饮”,单是2022年一年时间,就给老乡鸡提供了1.5亿元的海鲈鱼,堪称流水线上的“鱼贩子”。
卖速冻西兰花的厂家,不仅能把蔬菜“冻龄拉满”,还把商品出口到欧盟,同时也在京东、天猫、盒马上内销。
制作葱香烤鱼的海鲈鱼的为浙江浔味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它的水产品“几乎覆盖市面上所有的头部餐饮企业”,海底捞、外婆家、西贝、自嗨锅、盒马鲜生、胖哥俩等等。
无论大家是在高档餐厅里点了一盘“原生态蔬菜”,还是在家图方便买了袋速冻食品,可能都来自同一家冷库。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这些餐饮企业宁可冒着翻车的风险也要死磕冷冻食品,主要就是因为划算,冷冻食品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省钱。
相比日日采购新鲜食材,冷冻品的价格能便宜30%以上,而且从中央工厂批量发货,不仅稳定,还能减少损耗,要知道生鲜食材的损耗率高达20%以上,可冷冻品几乎是零。
只要不解冻变质,保质期内随时都能用。就像你在家买的速冻水饺,放半年也没问题,餐饮品牌也用这个逻辑白白省下一大笔钱。
并且从效率上看,冷冻品还能极大减轻后厨的工作压力,尤其是在像西贝这样几百家连锁餐厅,全国门店统一标准,背后需要一套工业化的供应链体系。
图片源于网络
冷冻肉、冷冻菜都是“半成品”,厨师只要简单操作,加热就能端上餐桌,这几乎完全去掉了操作失误的概率,门槛低,也无需太多培训。
这种商业逻辑,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无可非议,但放在消费者的视角里,问题就很不对味了,你花的是现做的价格,吃的却是流水线出来的冷冻产品,肯定是不乐意的。
消费者要的从来不复杂,无非是“用我的钱,买真实的信息”,透明和清楚比任何虚假的“现炒”宣传都重要,希望未来的每一个菜单,每一盘菜都能说清楚,讲明白,别让咱们的信任和选择权继续沉睡在冷库里了。
文章信源:
海报新闻---2025.09.14:《蔬菜“年龄”比孩子还大?专家解读“西贝儿童餐冷冻蔬菜”:有条件还是吃新鲜菜》
界面新闻---2025.09.19:《起底西贝供应商:同款冷冻西兰花和海鲈鱼还卖给了谁?》
界面新闻---2025.09.17:《西贝儿童餐大黄鱼供应商曾销售含禁用药产品》
来源:影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