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话语·敦煌文博会】八届文博汇敦煌 千年丝路促交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7:17 1

摘要:千年丝路驼铃悠扬,世界目光再聚敦煌。9月21日,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幕。本届文博会以“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为主题,将举办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研学交流、招商引资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弘扬丝路精神,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各

□ 张忠德

千年丝路驼铃悠扬,世界目光再聚敦煌。9月21日,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幕。本届文博会以“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为主题,将举办文化展览、文艺演出、研学交流、招商引资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弘扬丝路精神,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不同文明和合共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加深厚的文明力量。(9月22日《甘肃日报》)

敦煌,这座镶嵌在河西走廊西端的丝路明珠,自古便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枢纽。千年风雨中,佛教东传、商旅往来、文化交融,莫高窟的壁画与雕塑,无声地记录着不同文明相遇时的火花与共鸣。而今,这座古城再次因一场盛会站上世界舞台中央——第八届敦煌文博会,以文化为舟楫,载着人类对文明互鉴的永恒追求,驶向更广阔的对话之海。

八载春秋,敦煌文博会从文化交流的“试验田”成长为全球文明对话的“示范区”。首届《敦煌宣言》的庄严承诺,历届展览中青铜器与希腊陶罐的隔空对话,文艺演出里胡旋舞与弗拉明戈的激情碰撞,还有数字化技术让敦煌壁画在元宇宙中“活”过来,都展现了这场盛会开放包容的姿态。八届盛会吸引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嘉宾参会,这背后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理念的深入人心。

敦煌文博会构建了文明对话的“敦煌范式”。不同于单向的文化输出,敦煌文博会搭建的是多维互动的舞台。青年舞者用敦煌舞与国际观众情感共鸣,网络文学研究者探索敦煌IP的跨界传播,学者解读敦煌作为“民心相通”名片的深层逻辑。这些实践表明,文明互鉴是通过创造性转化,让古老文明与现代生活产生化学反应。

这场盛会的独特价值,还在于它是对“和合共生”理念的生动诠释。在全球化时代,任何文明都不能孤立存在,敦煌文博会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的文化使者。如北京舞蹈学院一级演员胡玉婷希望通过舞蹈,将中华文化、敦煌文化传播到世界,实现文化的互鉴互通。

敦煌文博会既是凝聚共识、增进友谊的桥梁,更是深化合作、互利共赢的契机。敦煌因文博会声名远播,每年吸引超2000万游客,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繁荣;甘肃借敦煌文化品牌推动“数字敦煌”资源库建设,访客量达2300万人次,敦煌IP的网络文学叙事前景广阔。本届文博会期间,招商引资及研学交流活动签约了一批重点项目,为当地和“一带一路”国家带来新机遇。韩国高兴郡与酒泉市因新能源产业携手,就是文博会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生动案例。

站在共建“一带一路”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的起点,敦煌文博会正承载着新的使命。它以文化为舟,渡合作之海,为全球文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八载敦煌文博会,见证了文明互鉴从理念到实践的跨越,未来,它将继续谱写丝路新韵,奏响文明交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