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香港乐坛影响力全面下滑,承载着行业希望的MIRROR、ERROR、COLLAR,纵然获得众多业界大佬倾力扶持,其影响力仍局限于本地及海外香港同乡社群,难以突破文化与市场的边界,行业复兴之路似乎走入了死胡同。22日,有香港网友在当地论坛发帖称,香港乐坛之
近年来,香港乐坛影响力全面下滑,承载着行业希望的MIRROR、ERROR、COLLAR,纵然获得众多业界大佬倾力扶持,其影响力仍局限于本地及海外香港同乡社群,难以突破文化与市场的边界,行业复兴之路似乎走入了死胡同。22日,有香港网友在当地论坛发帖称,香港乐坛之所以有今日之困局,原因就在于电视台将手伸到了乐坛。
在这篇名为《其实做电视台根本不应该连唱片公司一起做》的帖文中,发帖网友称,全世界只有香港的电视台会想着签歌手、开唱片公司,这严重损害了音乐节目、乐坛颁奖礼的公正性,亦让真正用心制作音乐的歌手及唱片公司难以出头。
“以前的亚视是这样,TVB和声梦、星梦是这样,之后Richard开办的ViuTV以及MakerVille、大国文化,还是这样,这种情况几乎为香港所独有。看到他们这样用自己的媒体和平台宣传旗下歌手,其他唱片公司的高层会怎么想?反正派歌手上《Chill Club》和《劲歌金曲》打歌,最终不过是帮人家的歌手增加曝光率。”帖文中如此写道。
该发帖网友认为,香港的电视台这么做的目的是寻求垄断乐坛,希望建立音乐霸权,但高层们又不肯投入资源用心做音乐,只是选择不断操纵音乐榜单和颁奖礼赛果,最终导致香港乐坛没有权威的榜单和颁奖礼,乐坛死气沉沉。
他在帖文中继续写到:“反观日本、韩国,电视台和唱片公司分开做,大家各走各的路,需要的时候就大家一起合作,双赢的例子很多。为什么香港的电视台不可以这样?根本唱片公司和电视台水火不容,不应该一起做。”
许多网友在帖文下留言发表了看法。有部分网友表示,香港的寻租文化很重,什么都想收租、做独门生意。还有部分网友称,香港娱乐圈的生态很畸形,电视台什么好处都想占,不像海外,电视台、制作公司、经纪公司、唱片公司分得很清楚,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有需要才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只想着把同行都搞垮,然后自己做独家生意,结果导致整个行业都做不下去了。”一位网友尖锐的评价道。
此外,有网友还指出,相比起音乐,香港的电视台对剧集综艺制作的垄断更严重,虽然都喊出了增加外判内容的口号,但实质上换汤不换药。“TVB外判给77工作室,但该工作室属于自家旗下;ViuTV外判给MakerVille,该公司和ViuTV其实是一家;HOYTV外判给好好制作,还是一样。”
事实上,之前就有很多网友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香港乐坛的困境,从来不只是音乐的问题,而是整个内容生态的失衡。当电视台、电台既是裁判又是球员,公平竞争便无从谈起,要打破僵局,或许必须回归“专业分工”的本质——让电视台专注传播,让唱片公司专注音乐,让奖项回归听众与专业评审。唯有打破垄断、重建多元,才能让下一个时代的粤语歌,重新响起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上。
大家对这个观点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港台娱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