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首乌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其块根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近年来市场需求量年均增长12%,干货收购价稳定在45-60元/斤,种植前景广阔。但不少农户因选地不当、管理粗放,常出现“3年亩产不足1000斤”的问题。本文结合贵州、四川产区老农实战经验,详解从选地到采
何首乌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其块根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近年来市场需求量年均增长12%,干货收购价稳定在45-60元/斤,种植前景广阔。但不少农户因选地不当、管理粗放,常出现“3年亩产不足1000斤”的问题。本文结合贵州、四川产区老农实战经验,详解从选地到采收的全套技术,附病虫害防治独家技巧,助你实现优质高产。
1. 地块选择
核心指标:优先选海拔600-1200米、坡度<15°的阳坡地块,土壤需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于1米),以腐殖质砂壤土最佳(黏重土需掺30%河沙改良)。禁忌:避免连作(需间隔5年以上),忌选低洼积水地或前茬为茄科作物的地块。2. 深耕消毒
深耕:移栽前15天深翻30-50cm,暴晒土壤7天,打破犁底层;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kg+中药材专用复合肥100kg+过磷酸钙50kg,均匀撒施后耙平。消毒:用50%多菌灵750倍液喷施土壤表面,再撒施50%辛硫磷乳油200ml拌细土25kg,防治根腐病和地下害虫(如地老虎)。3. 起厢作畦
畦宽1.2米、高27cm,沟宽30cm,畦面呈龟背形,便于排水;双行种植,行距35cm、株距30cm,每亩定植1200-1500株(五边地可按株距27cm散种)。时间:5-7月雨季进行,选健壮无病的青紫色茎藤,剪成25cm长插条(带2个节,保留1片叶)。操作:按行距35cm、株距25cm斜插,入土2/3,芽眼朝上,压实土壤后浇透定根水;覆盖秸秆保湿,10天左右生根,成活率可达95%。3月上旬条播,行距30cm,覆土1-2cm,每亩用种量3kg;苗高5cm时间苗,株距10cm,次年春季移栽,周期较长(需3年收获)。何首乌种植需把握“选地-扦插-搭架-追肥-修剪-采收”6大环节,尤其注意雨季排水、右向引蔓、膨大期追肥3个核心要点。按照此法管理,3年生何首乌亩产可达2500-3000斤,干货收益超5万元/亩。建议农户结合当地气候调整技术,做好田间记录,逐步优化管理,实现稳定增收。
来源:农人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