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长寨街道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盘活低效闲置资产,通过租赁、转包、整合等方式,强化村集体“造血”功能,让“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有效激发农村各类要素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长寨街道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盘活低效闲置资产,通过租赁、转包、整合等方式,强化村集体“造血”功能,让“沉睡资产”变“增收活水”,有效激发农村各类要素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肉厚结实的南瓜)日前,在长寨街道生联村塘坊桥基地,连片的南瓜田里,一个个碧绿饱满、肉厚结实的南瓜掩映在绿叶中,农户们在地里忙着采摘、分拣、装运,忙碌而喜悦。与此同时,在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村民们忙而有序,经过摆盘、装土、播种、覆土等工序后,一盘盘成品秧盘便迅速完成。
(采收现场)
杨永珍是生联村村民,今年63岁,自基地盘活后就一直在基地务工,由于做事认真、手脚麻利,在基地务工的同时还当起了管理员,心中有说不出的满足感:“我们早上8点钟上班,一天能拿到100多块钱,活路也轻松,年纪大还有收入,很满意。”
(育秧现场)据悉,塘坊桥基地于2017年建成投产,占地240亩,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模式运作,主营串收西红柿、螺丝椒、黄瓜等,覆盖带动生联村、新民村、板沟村3个村脱贫户100户360人。该基地还打造了西红柿产业园,已建成38座温室大棚,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一串红”西红柿一年两季,产值约14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香港、深圳、广州等地。
(南瓜大棚)
生联村塘坊桥基地是长寨街道盘活低效闲置资产的成功典型之一。近年来,该街道通过多种措施盘活项目资产,塘坊桥基地在土地利用、人员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步,长寨街道将持续整合闲置资源,依托强村公司等探索多样市场运营方式,推动低效闲置资源“再就业”,基地也会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图文|黄静
编辑|杨玉洁
一审|李良科
二审|班晓静
监审|苏林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