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季乍暖还寒,很多人受冷热刺激,易出现肠胃相关问题,而肠道就像“第二大脑”,当肠道里的好细菌变少时,大脑分泌的快乐物质也会减少,从而出现情绪波动的情况。
在春季
部分人群会出现情绪波动
如 忧郁、精神分裂、焦虑、睡眠障碍等
而有人误认为这只是“心情不好”
实际上
背后隐藏着易被忽视的生活隐患
↓↓↓
警惕生活中3大常见“情绪陷阱”
☞1.肠道不适引发情绪波动
春季乍暖还寒,很多人受冷热刺激,易出现肠胃相关问题,而肠道就像“第二大脑”,当肠道里的好细菌变少时,大脑分泌的快乐物质也会减少,从而出现情绪波动的情况。
最近,花粉过敏进入高发期,不少人因花粉过敏时出现的打喷嚏、眼痒等症状会引发大脑紧张感,继而也会引发人体情绪方面的问题。
☞ 3.刷手机越多心理落差越大
据相关数据,每天刷手机超过6小时的人群,面对面交流能力下降40%。在生活中,身边不乏刷手机成瘾的人,而长时间在手机里虚构的世界中会更易产生这种心理落差感。
这些情绪疾病春季高发
● 抑郁症
春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时期,常表现为沉默寡言,喜欢沉湎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愿与人交往等,特别是平时性格开朗的人出现情绪低落应引起重视,必要时就医。
●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多表现为突然的头痛、头晕、心烦、多梦或失眠,有时还会出现幻听、幻视等,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 焦虑症
比如因为考试、工作、生活等方面问题,出现明显的心理压力加大,表现出精神紧张,而这可造成神经衰弱,如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 慢性疲劳综合征
部分人群在春季可能出现困乏、情绪低落、压抑郁闷、烦躁不安等表现,这些也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典型症状,大家应注意鉴别。
★1.情绪异常
平时开朗,突然变得情绪不稳定、心情压抑或情绪高涨等都应引起重视。
★ 2.注意力不集中
工作或学习时经常遗忘重要的事情,做一件事情有头无尾。
★ 3.行为变化
通常以生活习惯的改变为主,如突然变得懒散、反复清洁住所或洗澡、社交能力下降等。
★4.睡眠障碍
如入睡困难、早醒、多梦、易醒等表现,如出现类似症状应注意监测。
★5.幻觉妄想
表现为多疑,担心别人害自己或被他人议论等,出现症状应引起注意并积极调整状态或就医进行治疗。
简单4招护心安
✔1.适当运动
春季气温回升,建议大家每天适当运动,可以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可提升内啡肽水平,缓解心理焦虑,同时注意避免睡前剧烈运动,防止神经兴奋导致失眠。
✔2.规律生活
生活中,建议顺应时节规律,保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或过度赖床;调整饮食习惯,多吃一些时令蔬菜,如菠菜,适当吃些香蕉等“快乐水果”,调节自身情绪。
✔3.保持社交
与家人、朋友等保持沟通,多参加团体活动,可减少孤独感,若出现持续2周以上的心理不适,应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
✔ 4.情绪管理
平时应做好自身情绪管理,出现不良情绪时,应及时进行疏解,如冥想、听音乐、写日记等方式,避免积压不良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及时调节情绪
拥抱美好春日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