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7月,东方马拉松团队在百年财经Barron's巴伦中文网发表《探究争论不休的世纪话题:科技公司与价值投资如何适配融合?》,探讨了价值投资在科技公司的应用,而创新药企业作为科技公司的分支,投资规律既相通又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2025年7月,东方马拉松团队在百年财经Barron's巴伦中文网发表《探究争论不休的世纪话题:科技公司与价值投资如何适配融合?》,探讨了价值投资在科技公司的应用,而创新药企业作为科技公司的分支,投资规律既相通又有其独特之处,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传统价值投资强调“护城河、安全边际、长期持有、DCF(现金流折现模型)”,但这些原则在创新药行业似乎难以施展。创新药具有专利悬崖,一旦专利到期,仿制药冲击会让收入断崖式下跌,像立普妥专利到期后销售额大幅下滑就是典型。
而且创新药企业在研发期往往巨额亏损,盈利非线性,早期预测自由现金流几乎不可能,比如百济神州多年亏损,2025年才可能首迎盈利。同时,临床III期药物仍有30%的失败率,安全边际难以保证,一旦失败市值就会蒸发,如康宁杰瑞的KN046 - 303研究III期失败致使股价暴跌。
此外,创新药成功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导致业绩波动大,“长期持有”策略可能会遭遇像恒瑞医药股价大幅回撤这样的陷阱。
不过,我们的投资实践表明,价值投资的基本原则在创新药领域并未失效,只是需要结合新的实操方法。
创新药的价值创造分为研发期、商业化爬坡期和成熟变现期。研发期长达5 - 10年,适合能容忍零现金流的长线风投资金。
商业化爬坡期3 - 5年,是二级市场投资重点,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上市后收入爆发就是很好的例子;成熟变现期只要在专利期内,适合稳健收益偏好型资金。若错配资金久期与创新药价值创造周期,就会导致投资损失。
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久期分层配置”,比如用20%资金投资研发期企业,50%布局商业化拐点阶段,30%配置成熟药企或CXO。
在估值方面,创新药企核心价值在于管线,传统估值方法不再适用,我们采用三维体系评估管线价值:临床价值给予40%权重,像Keytruda大幅提升晚期非小细胞型肺癌五年生存率,这体现了治疗效果突破。
商业价值占35%权重,美国肥胖人群多,减肥药市场规模巨大;技术平台价值占25%权重,荣昌生物ADC平台在维迪西妥单抗成功后仍有拓展能力。并且,构建概率化估值模型,通过“企业价值=Σ(管线峰值销售×成功概率×专利期内折现系数)”公式,能更贴合创新药研发的不确定性。
创新药投资风险贯穿始终,需要构建风险管理体系。一方面,构建“稳进双驱配置策略”组合,80%基础仓位配置确定性高的标的,如平台型龙头、商业化领先企业和CXO等,20%弹性仓位布局高成长潜力标的。另一方面,依据贝叶斯机制动态跟踪,建立关键指标监控矩阵和数据驱动的决策树,比如根据临床II期数据结果动态调整仓位。
传统价值投资在创新药领域的适配,需构建“久期 - 概率 - 动态”的“铁三角”。设计久期适配的资本结构,采用特定分层配置;采用概率定价的估值方式,结合三维评估和动态跟踪;建立贝叶斯进化的风控机制,提前预警风险并主动调整仓位。
医药是长坡厚雪的赛道,创新药更是潜力巨大。投资者要跳出单一工具局限,运用“久期适配化解周期矛盾、概率估值精准定价、动态风控驾驭风险”的三维框架,才能在生物科技革命中把握时代机遇,收获投资硕果 。
来源:采风百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