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亏三季、股价腰斩、评判万人:诺和诺德还能翻身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6:21 1

摘要:2025年,这家百年丹麦药企连续三次利润预期、全球监管9000人、股价从高点缩水一半,眼看着被竞争对手礼来逼到墙角。很多人开始怀疑,这家公司是不是要“走下神坛”了?

曾经靠前的减肥神药走上诺和诺德的尖端,如今正在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空坠落”。

2025年,这家百年丹麦药企连续三次利润预期、全球监管9000人、股价从高点缩水一半,眼看着被竞争对手礼来逼到墙角。很多人开始怀疑,这家公司是不是要“走下神坛”了?

但别急着给它评判服装。我们身高换个看看角度——这到底是“顶流退潮”,还是“王者蓄势”?

诺和诺德的故事其实很传奇。

早在1923年,人们家就开始从牛胰岛素里提取胰岛素,全世界都还只是摸清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回事。1989年,公司通过合并丹麦本土药企,正式成为全球最大的胰岛素生产商。

但真正让诺和诺德“出圈”的,是GLP-1类药物,尤其是司美格鲁肽这一系列产品。

这一系列药物最初是为糖尿病患者开发的,后来发现还有个“惊喜成果”——能减肥,而且效果惊人。于是,诺和诺德灵机一动,推出了减重专用版本Wegovy,结果一炮而红。

2024年,单是这条产品线就占了公司总销售额的73%,Wegovy的销量同比暴增78%。可以说,诺和诺德靠着这一剂“减肥针”,直接把自己送上了市值巅峰。

但高光永远不会无限期持续。

从2025年开始,诺和诺德的好日子突然突然了。

最大原因,当然是老对手礼来的强势反扑。人家推出了更猛的竞品——替尔泊肽,不仅减重效果更好(平均减重22.5%,比Wegovy的19%还高),而且患者耐受性也更强。

2025年,礼来的GLP-1产品销售额同比暴涨121.3%,而诺和诺德只涨了27.2%。差距拉开了。

诺和诺德一方面被挤压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又面临高企的成本。2025年Q2,公司虽然同期涨了13%,但利润率却掉到了43.5%,低于市场预期。销售和管理费用、研发投入,都在削减成本。

更糟糕的是,公司已经连续三次利润预期,年初说好增长10%-16%,现在只能保守到4%-10%。这对资本市场来说,是红灯信号。

因此,诺和诺德不得不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征集9000人,占全球员工总数的11%,希望在2026年底前节省80亿丹麦克朗的开支。

这还没有完成。

公司股价也从2024年最高的140美元跌到了如今的60美元,直接被“斩腰”。曾经的医药白马,如今成了投资人眼里的“弃子”。

虽然局势很不妙,但诺和诺德也并非完全无力招架。

首先,它在产品线布局上依然有优势。司美格鲁肽有注射版(Ozempic)、底部版(Rybelsus)和减重版(Wegovy),是目前唯一覆盖多型剂与多适应症的GLP-1药物。

其次,公司积极积极“防御反应”:

剂量升级:推出高剂量Wegovy(7.2mg),把减重效果提升到19%,尽量缩小与礼来的差距。拓展适应症:2025年8月,Wegovy获批用于治疗MASH(获取相关脂肪性肥胖),为未来打开新市场。渠道创新:上线NovoCare线上药房,围绕开保险系统,用现金支付模式直接接触患者,以应对礼来的价格战。

,这些动作是否能下跌趋势,还是个未知数。

更现实的问题是,诺和诺德对单一产品线依赖太重。2025年亮眼,GLP-1系列为公司贡献了超过七成的收入,一旦竞争对手发力、市场情绪发生变化,公司就很容易“地基不稳定”。

另外,专利危机也逼近。司美格鲁肽的核心专利将于2031年前后开始,一旦仿制药大规模涌入,诺和诺德可能会遭遇“专利悬崖”式的收入暴跌。

从某种角度来看,诺和诺德的今天,就像极了那些曾经靠在“时代红利”崛起的公司:高增长、高估值、明星产品加身,一切看起来都非常完美。但一旦竞争加剧、红利消退,问题就会被迅速放大。

现在的诺和诺德,较之过去那种“爆发式拓展”,转向更加精细、更加注重运营效率的阶段。

这对投资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如果你相信Wegovy能够生长,或者新的适应症能够打开新的市场,那现在的股价,也许就是个不错的“捡漏点”。

但如果你认为礼来迟早全面超车,诺和诺德又无法快速转型,那可能这只是一个下坡路的起点。

无论怎么选,都别忘记——看公司,不仅仅看它的成长性,还要看它应对危机的能力。

2025年的诺和诺德,正站在这样的十字路口。

来源:老闫侃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