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校内课堂上的心理健康讲座,到田间地头的“自然疗愈课”;从中科院专家驻镇辅导,到学生争当“情绪管理小达人”……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融入“扶小”工作中,构建起“专家引领+科技赋能+乡土浸润”的特色服务体系,为全镇未成年人织密成长“护心网”。
从校内课堂上的心理健康讲座,到田间地头的“自然疗愈课”;从中科院专家驻镇辅导,到学生争当“情绪管理小达人”……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融入“扶小”工作中,构建起“专家引领+科技赋能+乡土浸润”的特色服务体系,为全镇未成年人织密成长“护心网”。
一张网兜住孩子们的“心事”
“抑郁症绝非‘矫情’或‘装病’,而是一种需要科学干预的‘情绪感冒’……”春风和煦,阳光正好,在漕河镇第十二中学,来自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专家正在为漕河镇中小学幼儿园师生代表进行专业培训。漕河镇引入“心花计划”抑郁症研究项目心理专家团队,定制“沙盘疗愈”“心灵赋能”等3类课程,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培育出一支扎根本土的专业心理服务社工队伍。
漕河镇建立“党委牵头、部门共治、家校社会参与”联动机制,书记、镇长“双组长”挂帅,整合教育、民政、团委等多个部门资源,打造“心理服务资源库”,精准对接校园、乡村需求。引入专家智库服务一线,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开通“阳光绿色通道”,为学生们提供心理咨询、匿名热线、建档回访等服务。
麦香田园里的心理健康实践课
近日,在漕河镇管口新村的麦田里,风吹麦浪中露出点点红色,身着红色校服的兖州区山拖小学的小朋友们正认真地为麦田除草,这里正在开展一堂别开生面的“麦香田园心理课”。“孩子们在农事体验中释放学习压力,通过观察农作物生长感悟生命韧性,将劳动教育与心理疏导深度融合,通过自然疗愈解开心结。”漕河镇管口新村党委书记王法义介绍说。
漕河镇中小学持续擦亮“筑巢·护禾”品牌,依托品牌建设在校内设置心理咨询室等阵地,标配沙盘、情绪宣泄角等。开设“以心育人 幸福领航”成长故事分享会,鼓励学生们用短视频、手绘日记记录情绪波动,感受情绪变化,利用线上互助课堂帮助学生们制作自己的“心灵成长手账”。已有21个行政村开设“六七课堂”,针对村庄留守儿童每季度开展“心理茶话会”,服务触达率100%。
积分制激活全民护“心”力
在漕河,社会人才参与心理服务志愿活动可兑换研学名额、图书券,爱心企业慷慨解囊,学校、家庭、社会拧成了一股绳。
“我们通过开展三大行动,进一步深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织牢这张‘护心网’。”漕河镇副镇长刘晓宁介绍,该镇设立“心理服务积分银行”,全镇50余名家长教师加入“护心联盟”开展心理服务志愿活动;爱心企业设立专项基金启动“成长护航公益计划”,未来三年计划引入智能监测手环、大数据分析平台、AI情绪识别系统等智能设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科技支持;建立“家校社成长共同体”,推出“情绪管理必修课”家长学堂,开展“亲子共耕心田”“家庭心理运动会”等系列品牌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从校园延伸到家庭,织密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爱心网络。
“守护心灵成长,本身就是一种乡村振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自信奔跑!”刘晓宁表示。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