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吕梁山脉北端,紧临近岚河的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东村镇东阳涧村,正焕发着蓬勃生机。东阳涧村是东村镇的城郊村,常住人口约1200人,其中党员20余人。近年来,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作引领,以创新治理破题,以产业发展筑基,以惠民实事暖心,成功探索出一条乡村发展新路径。
在吕梁山脉北端,紧临近岚河的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东村镇东阳涧村,正焕发着蓬勃生机。东阳涧村是东村镇的城郊村,常住人口约1200人,其中党员20余人。近年来,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作引领,以创新治理破题,以产业发展筑基,以惠民实事暖心,成功探索出一条乡村发展新路径。
在新时代谋求发展的“快车道”上,锐意进取的东阳涧村先后荣获“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山西省文明村”“山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等50余项荣誉称号,村党支部连续16年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在这里,我们看到仓储物流中心繁忙有序,特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商贸经济繁荣兴旺,村民们在崭新的安置小区里享受着现代化的生活。透过东阳涧村的乡村振兴路径,不难发现,党建引领是推动发展、实现繁荣的有力保障。
东阳涧村村口欢迎牌
全面激发党组织的活力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面对千余人口的发展重任,东阳涧村村党支部始终将自身建设置于首位。
在东阳涧村,党员积分制是党员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抓手。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公示栏前,“党员积分管理评定编制”与“党员积分考核结果公示”排列一起。这不仅是东阳涧村落实岚县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的缩影,更是破解农村党员管理难题的生动实践。村党支部严格按照岚县推行的“445”工作法(4类党员、4项赋分、5步评定),将全村党员精准划分为四类,即东阳涧村村“两委”及小组长、在村无职党员、流动党员以及年老体弱党员。围绕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设置基础分和评议分,并设立贡献加分项和违规扣分项。党员每月申报一次,党支部每季度召开党员大会进行审核评定,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党员大会、微信群“晒成绩”等平台进行公布,做到了“量化党员表现,清晰成绩作为”。
在东阳涧村,积分结果不仅与评优评先、红色基金奖励紧密挂钩,更成为预备党员转正、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重要依据,有效破解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困局,党支部呈现出争优争先的新气象。
党员积分制不仅是管理党员的有效工具,更成为撬动乡村善治的重要支点。积分内容紧密贴合村务实际,村党支部成员带头推进移风易俗、主动化解矛盾纠纷、排查风险隐患、帮扶困难群体、投身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等行为,都被赋予相应分值。这些“小积分”渐树立起党员的良好形象。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东阳涧村在如何“砺党性”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党支部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党支部成员的政治素养和为民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依托村文化广场的百米文化长廊,村党支部将党史知识、法律法规、村规民约、道德准则编成通俗易懂的句子进行张贴,春风化雨般引导村民崇德向善。此外,还建设了长征精神主题公园、东阳涧村文化记忆展馆,进一步激发了党员们的斗志。
东阳涧村的发展实践,深刻印证了建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在锻造一支坚强有力的党员战斗队伍、激发党组织活力方面,东阳涧村交出了一份充满实践经验的优秀答卷。
东阳涧村文化记忆展馆
探索善治有效的党建治理模式
党建强则治理优,东阳涧村在强化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着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创新,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2021年,东阳涧村在村级“两委”组织换届过程中,严格遵守流程规范。本着选好带头人,乡村发展才有“主心骨”的初心,东阳涧村党支部深入了解群众意愿,严格执行年龄、学历标准和“十五个不能”负面清单要求,确保了备选人员的质量。广大村民本着“选认可的人,办实事的人”的原则,积极参与投票,最终,于元庆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新组建的东阳涧村村“两委”班子结构优化,充满活力,为村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针对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东阳涧村在村党支部引领下,积极构建了“一约四会三中心”治理体系。“一约”即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四会”包括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三中心”是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治理中心。东阳涧村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共同讨论并确定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的细则,如婚事只办一天且每桌费用不超过500元、提倡以追思会代替传统丧葬等,这些约定凝聚了全体村民的共识。此外,道德评议会评选星级文明户,树立文明乡风榜样;禁毒禁赌会净化乡村社会风气;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涵养文明乡风,传播社会新风尚。
东阳涧村文体活动中心
在民生方面,东阳涧村推动治理力量下沉到最小单元。通过学习“全科网格”体系,东阳涧村科学划分网格,将党支部建在了网格上,党员全部编入网格党组织。网格长由熟悉村情民意的党员、村干部、村民代表等担任,他们化身为政策宣传员、信息采集员、矛盾调解员和便民服务员。这些网格长活跃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对群众的诉求第一时间进行回应,做到了“接单即办”。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大事小事一起办”,有效提升了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和党员干部的应急反应能力。
兴业富民的新时代村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东阳涧村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领村民立足当地资源,大胆探索实践,成功开辟了一条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让集体经济强了起来,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20世纪90年代末,面对传统种植收益低的困境,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于拴珍勇于创新,率先在自家耕地试种油松苗,随后,村党支部敏锐抓住机遇,果断引领全村进行产业转型。
然而,市场风云变幻,油松苗价格波动不定,村党支部未雨绸缪,积极谋求转型,依托城郊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新业态,实现集体经济“多条腿走路”。
2019年,村集体注册成立了岚县康馨仓储物流有限公司,将闲置资产转化为灵活效益,成功盘活了废弃多年的饲料厂土地。该项目一期投资450万元(含财政资金80万、村民入股370万),建成了6000余平方米的仓储中心,主要承接瓷砖、家具、大型机械配件等大件仓储配送,发展势头良好。二期流转土地67亩(约4.47公顷),投资1400万元,年增集体收益50万元。该项目不仅为村集体带来稳定分红,入股村民每户年分红2万元,更吸引了37名外出务工人员回村就业,带动了周边商铺的发展,从业人员超过百人。
与仓储中心比邻的鸿运家具广场,也由村集体主导建设,规模可观,供货量占岚县市场的30%~50%,有效带动了10户村民就业。
岚县康馨仓储物流有限公司标牌
为规范管理村集体资源,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东阳涧村决定对确权的602.92亩(约0.4平方千米)机动地,以“一年一签”及公开竞价的方式进行发包,本村村民享有优先权。同时,通过规范门面房租赁,发展夜市经济;利用区位优势,规划建设采摘园、大型批发市场等,做优做强多元产业,以激活集体经济,持续为集体增收注入新动能。
2020年6月,东阳涧村成立股份经济联合社,标志着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迈出关键一步。经过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量化,建立了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联合社按照“八个有”(即有牌子、场所、组织、人员、制度、台账、档案、监督)的标准规范化运行,业务范围涵盖资产经营、资源开发、生产服务等多个领域,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东阳涧村股份经济联合社
暖心惠民是乡村发展的归宿
经济发展成果最终应惠及人民,东阳涧村党支部秉承这一工作原则,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党建成果体现在了一件件惠民实事上。
对于宅基地问题,村党支部勇于担当,广泛征求民意,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推进安置小区工程。2022年12月,占地19.2亩(约0.13平方千米)、规划5栋258套房的安置小区迎来完成交付。长期以来,几世同堂、住房紧张是村民的心头之患,如今拿到新房钥匙的村民们无不喜笑颜开。配套的5077平方米门面房,既便利了村民日常生活,也为集体增收开辟了新途径。安置小区成为东阳涧村最靓丽的风景线,圆了村民期盼已久的安居梦。
东阳涧村崭新的安置小区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东阳涧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面持续投入:筹资80万元硬化了7公里(7千米)道路工程;投入70余万元,修缮209国道2公里,并配套排水渠;投资近60万元建成村口大牌坊;斥资50万元打造占地3000平方米、配套设施完全的文化广场;安装路灯38盏;村内绿化树木超5000株;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年均投入20万元。休闲广场上配置齐全的健身器材以及新成立的村秧歌队,极大地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此外,东阳涧村长期推行惠及全村的免合作医疗保险费、免有线电视安装费、免有线电视收视费的“三免”政策;逢年过节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及烈军属;春节期间,为每位村民发放面粉;设立公益性岗位,帮助无法外出的监测户就近就业增收。
作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东阳涧村做到了村规民约上墙公示,法治标语随处可见。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法律咨询室便捷高效,依托“一村一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队伍及乡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力量,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有效化解了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了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东阳涧村整洁的村街道
朝阳的光辉洒在东阳涧村文化广场上,“勿忘昨天创业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发展的使命与担当,不负明天崛起的厚望与梦想”的标语熠熠生辉。从党员积分激发活力,到“一约四会”乡风;从油松苗圃绿染荒山,到仓储物流车水马龙;从旧村拥挤盼新居,到安置小区圆梦想……东阳涧村的每一步跨越,都深深镌刻着党建引领的鲜明印记。
如今的东阳涧村,产业兴、治理优、乡风好、生态美、百姓富,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岚州大地上铺展开来。展望未来,在党建引领下,东阳涧村党支部必将团结带领全体村民,继续深化“积分赋能”,做强多元产业,提升治理效能,创造美好生活,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更加绚丽的篇章。
终审:魏文源
监审:杨眉
编校:和羽楠
本刊记者:王莉娟□杨艺
来源:村委主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