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言:2023年东海穿戴甲年产量突破1亿副,占全国总产量70%以上,年销售额约30亿元,很多人好奇:一个苏北县城,是如何把一副副小小的穿戴甲卖到地球另一端的?
引言:2023年东海穿戴甲年产量突破1亿副,占全国总产量70%以上,年销售额约30亿元,很多人好奇:一个苏北县城,是如何把一副副小小的穿戴甲卖到地球另一端的?
为什么偏偏是东海?因为东海的底气,来自于三十多年水晶产业积累的“全球基因”。
所以东海人早在2019年之前,就预判到穿戴甲会成为下一个出口爆品。
从东海到全球
靠一副穿戴甲撬动海外美甲市场
如果你在欧美街头看到一位女孩戴着精致又夸张的美甲,不妨多问一句——因为很可能它就来自中国东海县,这个原本以“水晶之都”闻名的地方,如今正悄悄为全球穿戴甲产业输送着新鲜的“血液”。
等到国内穿戴甲风口起来时,东海已经准备好了——不仅抢占了国内市场的份额,还硬控了欧美市场,那这个中国苏北小县城究竟是如何把手伸到国外去的呢?
大家别忘了东海的老本行可是干水晶生意的,在东海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接触网络、接触直播,甚至很多店铺门口都贴着“欢迎主播”的标语.....所以东海的货完全可以通过TikTok直播、Amazon这些平台面向全球。
那海外市场是谁在买?——尽管欧美、日韩、东南亚的审美不同,但是“剁手”的习惯却是“英雄所见略同”。
图源:新华社
日韩市场青睐自然系、裸感设计的;东南亚那边可能偏爱华丽闪钻;欧美则是更喜欢尝试夸张新颖的款式;那不禁有人会问了:东海究竟是如何精准拿捏国外这些精致女孩的?
其实这个问题在东海早就给出了优秀的答案,因为很多直播商家离工厂近,所以供货的反应快、成本也相对能低一些,于是从原材料到生产、销售,全部在县域内闭环完成并不是啥难事,这钱是都得进东海人的口袋里头。
关于款式这一块,东海小厂携手站点模式可谓是“打遍天下无敌手”,3天可出新款,7天批量生产!网友直呼:“ZARA都快追不上,你敢出我都不敢保证能不能看得过来。”
而且最重要的是价格的降维打击 ,尤其是欧美市场传统线下美甲价格高达60到100美元,而东海产的穿戴甲只需20美元以内。
怎么运?怎么付?要把一副成本只有7元的穿戴甲运到国外,东海人靠的也不是运气,是一整套跨境小商品电商的成熟打法。
对于物流来说,穿戴甲属于轻小件所以完全可以走跨境专线物流,而且很多东海卖家与跨境物流公司之间都达成协议的话那就更划算了;在支付方面支持信用卡、电子钱包等多种方式也没啥大问题;东海现在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东海人没有抱怨地域限制,而是把“东海”这个名字从“水晶之都”悄悄改写为“全球美甲供应链之都”。
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因为东海在国内做穿戴甲打下了稳固的地基,才得以让这一副副各有特色的穿戴甲面向世界。
大生意背后
是一场“情绪定价”的胜利
为什么女孩们愿意为了“一次性美丽”买单?你有没有算过这样一笔账:去做一次美甲,一线城市随便一款设计款就要两百多,三四线也要七八十;而网购一副手工穿戴甲最低只要7块钱,最高也不超过一杯奶茶钱,还能反复利用。
就是这笔账,让中国上千万年轻女孩——大学生、职场新人、宝妈、小城青年纷纷涌向电商平台和直播间,疯狂下单那种“可以随时贴上、随时撕掉”的指甲。
谁能想到最懂女人的竟然是叫李志富的东海男人,和他背后2000多人用手工堆起来的“美丽生意”。
网友评论:“不是美甲做不起,而是穿戴甲更有性价比。”
这句话几乎成了很多女孩的消费暗号,许多女性除去日常开销和房租剩下的钱可能没办法维持做美甲的爱好,但指甲空空就像没化妆一样难受咋办呢?所以性价比拉满,换款自由的快乐恰到好处地被穿戴甲承包了。
消费者们不是消费降级,而是学会了更聪明地花钱,李志富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他们卖的从来不只是穿戴甲,是“低成本悦己”的情绪价值。
李志富常挂嘴边的三个字就是“性价比”,穿戴甲最便宜的7元,最贵的也不过20元左右,那这个价格能覆盖手工成本吗?
李志富却做到了,关键点是在于他把生产环节“拆”了。
重点分散在东海各个乡镇的85个站点,每个站点自主设计、独家生产,款式卖得好,收益自己也拿得多。
李志富的生产站点之所以能保持每周上新几百款,就是因为他们不是在满足需求,而是在制造“想要”。
再加上穿戴甲之所以爆火,是因为它帮消费者解决了不少现实层面的问题,例如不想去美甲店耗时间坐得屁股都要发麻;不想被美甲店做的款式禁锢,想常换常新去搭配衣服......
东海的李志富们提供的正是“低成本美丽方案”,李志富还会专门回收“孤品”——从经营不善的商家那儿低价收来断码货,成堆放在店里供主播现场翻找销售。
对于商家来说成本低、流通快;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款式多样,赶上直播还能“淘孤品”,购物过程甚至带有娱乐性;这已经超越了美甲本身,成了一种新的消费体验。
反正消费者们看中哪副,直接就可以现场标记然后现场结算。
这种极致的“实景直播”带来了强烈的真实感和紧迫感,用户下单决策非常快,主播靠差价赚钱,李志清靠走量盈利——没有坑位费、没有复杂流程,只有效率和信任。
所以性价比不是便宜,是让消费者觉得值。
穿戴甲一条街
宝妈撑起半边天
短短三年李志富从一家小店起步,如今手握18家门店、85个乡镇生产站点、2000多名工人,2023年年产穿戴甲超1亿副,占全国总产量70%。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16岁就出门打拼的“草根老板”手下的得力大将们是一群“宝妈”。
图源:新华日报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穿戴甲竞争那么大的情况下还坚持着雇佣一群“宝妈”而不是那些专业人员,因为这份工作不需要高学历,但要细心和耐心。
更因为这份工作对这群“宝妈”们来说时间自由、计件收费、还方便带娃。
图源:江苏新闻
所以说李志富的成功,不是偶然,更关键的是他懂人性——这是很多东海企业家的共性“草根出身、低调务实、强悍执行”。
李志富可能没学过消费心理学,但他和他背后的东海产业带却精准捕捉到了这个时代年轻女性的真实心理。
现在的女性消费者她们追求美,但不盲目花钱;她们热爱时尚,但更要自由掌控;她们需要小确幸,来对抗日常的疲惫与压力。
宝妈们也不需要因为生了宝宝后只能专职在家带娃,穿戴甲的工作给了她们认同和鼓励,让她们“不仅仅只是一名妈妈,更是她们自己”。
而且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就算穿戴甲卖得轰轰烈烈也阻挡不了是城市核心商圈的高端美甲店越开越多。
也就是说,不是消费者们舍不得花钱了,而是越来越多的人只愿意为“值得”的事情花大钱,而在日常小细节上开始追求聪明和省钱。
不少网友表示她们仍然会在重要约会或年终派对前,去店里做一款高价的精致美甲,因为那是仪式感,所以为此支付没什么不可以的;但换成平时选择网购穿戴甲更适合生活。
这种“高低搭配”的消费模式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女性的选择,她们分得清什么时候该投资,什么时候该性价比。
它不是“有钱人高消费,没钱人低消费”的简单对立,而是消费者变得成熟的过程:在重要的、彰显价值的场合,人们仍愿意一掷千金;在日常的、高频的、功能性消费上,她们越来越看重实惠与效率。
穿戴甲的爆发恰恰说明能精准抓住某一细分人群、解决某一真实需求的产品,哪怕它只卖7块钱,也有机会成为一个大生意。
而一副小小的穿戴甲背后,正是中国女性一场悄无声息的“觉醒”——我全都要,但看值不值。
对宝妈来说也是,孩子和我自己的人生,我都可以要。
写在最后
说到底东海这帮卖穿戴甲的老板们真是把生意做明白了,他们不扯什么高深概念,就靠实惠的价格、飞快的出新和看得见的质量,硬是把小甲片卖成了大产业。
东海商家和全国爱美的女孩们,仿佛达成了一种默契:你用心做,我放心买。
这场双赢的生意背后,是中国工厂的灵活和中国消费者的清醒。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来源:首席商业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