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百度腾讯美团拼VibeCoding,12岁娃直言缺点,编程门槛创新低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5:16 3

摘要:最近北京中关村的AI创造者嘉年华上,12岁的果果一上台就把阿里、百度、腾讯、美团的产品团队“问住”了,

最近北京中关村的AI创造者嘉年华上,12岁的果果一上台就把阿里、百度、腾讯、美团的产品团队“问住”了,

她把这四家的AI编程工具全试了个遍,吐槽起来像点评玩具:

百度秒哒想把粉色页面改成紫色,说三遍都没成;

美团NoCode做决策查询网站,只给加主角不给加配角,补信息还加错;

阿里Qoder第一次用没选文件夹,愣是找不着打开的地方。

放在以前,编程是程序员的“专属技能”,普通人连代码门槛都摸不着;现在连孩子都能挑挑拣拣,核心是“VibeCoding”把门槛拉到了新低。

这东西说简单点就是:不用死磕代码,你把想法说出来,工具直接帮你变成能用的东西,代码藏到幕后,“感觉”(Vibe)才是主角。

四家大厂的玩法其实各有侧重,没想象中那么“千篇一律”:

阿里的Qoder不搞“小打小闹”,主打帮真做软件的人提效。

谢吉宝(阿里Qoder)

有家老企业攒了十几年的“屎山代码”,没人看得懂,Qoder能自动分析代码生成可视化文档,把旧系统一点点盘活;

还有个14岁的“少年CEO”,以前手写代码迭代慢,用了它不仅能快速落地想法,新人入职靠自动生成的文档,很快就能摸清团队系统,协作顺多了。

百度的秒哒更接地气,直接把代码编辑界面全藏了,就留个对话框

朱广翔(百度秒哒)

不管你是产品经理、运营还是学生,说句“我要个社团经费管理工具”,它立马给你生成。

百度内部运营团队用它做推广管理平台,省了原本要占用程序员的几百工时;

有人嫌网上JPG转PNG工具又收费又要关注公众号,自己用秒哒做了个,低价卖反而赚了钱。

对了,现在秒哒还搞了30万现金的黑客松大赛,想法好还能直接拿奖金。

腾讯的CodeBuddy走“全链路”路线。

汪晟杰(腾讯云 CodeBuddy)

从帮程序员补代码、查漏洞的插件,到能把设计稿直接转成手机应用的IDE,再到管运维、排错的完整工具,

连非专业的设计师都能自己把创意上线,你不用管代码逻辑,只管创意能不能落地、能不能传播。

美团的NoCode就是给“技术小白”准备的。

陈胜(美团 NoCode)

以前小白连装软件、申请域名都搞不定,现在跟它聊天就能做网页。

美团内部已经有几千个用它做的小软件,比如研发眼里的“长尾需求”,外卖游资查询功能,没人排期开发,员工自己用NoCode就搞定了。

2

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这东西能赚钱吗?总不能做个工具就放那儿看吧?

其实路数很明确,要么“省钱”要么“赚钱”。省钱的比如企业用它做内部工具,不用等程序员排期,省下来的工时就是钱;

赚钱的更直接,有人做个简单的转换工具、查询工具,放到网上低价收费,抢原来那些高价工具网站的生意;

还有创业者用它快速验证想法,不用等“找个程序员”,缩短试错周期,更快推向市场。

不过别看现在热闹,麻烦也不少。

首先是“差异越来越小”,底层AI模型一升级,你家有的功能别家很快就能跟上,没啥独家优势;

更要命的是“不赚钱”,开发者用工具时,每天要消耗大量的“token”(相当于AI的“燃料”),成本很高,

但订阅费往往只有二三十美元,说白了就是用户用得越多,公司可能亏得越快,现在的增长多是靠补贴撑着。

果果其实还提了个关键建议:“加点新手指引吧!”

对普通人来说,先从简单的小项目练手,比如做个社团主页、小游戏,熟悉了再说;

对开发者而言,别再只盯着写代码,得学会“指挥AI”,毕竟未来拼的不是“能不能做出来”,而是“能不能做得又快又稳还赚钱”。

说到底,VibeCoding不是要淘汰谁,而是把“写代码”的门槛拆了,让更多人能参与创造,就像果果说的,“能做自己想做的东西,方便很多”。

但真正的竞争才刚开始,最后能活下来的,一定是能把“创意”变成“盈利”的玩家。

来源:笔杆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