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安全教育课,藏着多少“防范技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15:13 3

摘要: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周之际,9月19日下午,珲春市人民法院法官李雪走进珲春市第一小学校,聚焦未成年人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不仅包括网络陷阱,更涉及现实生活中的自我保护,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全方位的安全防护意识。

手机轻轻一点,可能泄露全部个人信息;

现实中陌生人的一个请求,也可能隐藏风险。

在数字与现实交织的世界中,孩子们该如何学会全面保护自己?

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周之际,9月19日下午,珲春市人民法院法官李雪走进珲春市第一小学校,聚焦未成年人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不仅包括网络陷阱,更涉及现实生活中的自我保护,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全方位的安全防护意识。

作为“网络原住民”,现在的孩子成长环境复杂,接触网络的年龄越来越小,线上线下都可能存在风险。李法官从真实场景出发,既讲解了玩游戏时收到陌生链接该怎么办、社交软件里身份模糊的“好友申请”等网络场景,也模拟了现实中遇到陌生人搭讪、被周围人欺负、或者感到不舒服的情境该如何应对。她通过这些情景,将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与国家安全意识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一个细微操作都可能牵涉更深层的安全议题。

“保护自己,不只是不点陌生链接,”她耐心地告诉孩子们,“更包括了解自己身体的界限、敢于对不正当的要求说‘不’,以及第一时间向信任的成年人求助。”

课堂上没有晦涩的法条术语,而是通过情景小故事、互动问答,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一名女生分享道:“如果有不认识的人让我带路,我会指路但不跟他走。”这样的回答,得到了法官的肯定和同学们的认可。

这节课不仅指出“什么不该做”,更教会学生“应该怎么做”:

在网络世界: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点开来历不明的链接、谨慎授权手机权限。

在现实生活中:不与陌生人单独相处、不去无人或者危险的地方、拒绝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身体接触。

在人际交往中:勇敢拒绝不合理要求、远离有暴力倾向的行为、受到欺负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或家长。

“今天我学到了,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名五年级学生说,“不管是网上还是身边,觉得不对劲就要赶快说‘不’,然后找大人帮忙。”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珲春法院始终致力于构建多层次法治宣传教育体系,通过开展“法治进校园”、公众开放日、模拟法庭等系列活动,不断创新普法形式,提升普法实效。针对青少年群体,珲春法院结合不同年龄段特点,开展差异化普法教育,让法治意识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法治的力量不在于高墙深院,而在于每一次用心普及后,在人们眼中点亮的那盏明灯。下一步,珲春法院将积极探索“互联网+法治教育”新模式,运用数字化手段不断拓展普法覆盖面,实现从“我们讲、大家听”到“大家问、云端践、互动学”,让人人都能成为法治传播的参与者,构建法治教育新格局。

作者| 姜 娜

编辑 | 孙 扬 初 审| 郑遵桥

复审| 李 雪 终审| 王 莉

往/期/回/顾

REVIEW

来源:珲春市人民法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