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狠!宗庆后去世才一年,宗馥莉就想让“娃小宗”顶掉老招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14:46 1

摘要:说起娃哈哈,估计不少人家里现在还堆着它家的AD钙奶和营养快线,毕竟这牌子从上个世纪火到现在,说是国民级饮料,没人会反对。

说起娃哈哈,估计不少人家里现在还堆着它家的AD钙奶和营养快线,毕竟这牌子从上个世纪火到现在,说是国民级饮料,没人会反对。

可最近出了个事,让不少老顾客懵了,说是要把“娃哈哈”给换成“娃小宗”,这操作看得人一头雾水。

作为当家人的宗馥莉,放着好好的金字招牌不用,为啥非要整个新名字?

先把这事的来龙去脉捋清楚,流出的文件是娃哈哈宏辉公司发的,这家公司跟宗馥莉关系密切,算是她手下的自己人。

文件里说换品牌,核心原因就一个:现在想用“娃哈哈”商标,得全体股东点头同意。

这话翻译一下就好懂了:宗馥莉现在还没完全掌控娃哈哈集团,手里的股份和话语权,还没到能说了算的地步。

娃哈哈集团的股权分三块,国资占了46%,宗馥莉从老爷子宗庆后那继承了29.4%,还有24.6%原本是职工持股会的。

宗庆后生前其实早有安排,把职工持股会的股份通过回购,变相给到了女儿,本想着这样女儿就能稳控大局。

可千算万算,宗馥莉一接班,不少退休和离职的老员工不干了,说当年的股权回购不算数,闹着要打官司要说法。

这一下,职工持股会的股份就卡那了,宗馥莉手里的话语权没凑够,想随便用“娃哈哈”的商标,自然得看其他股东的脸色。

没法子,她手下的公司才想着干脆换个“娃小宗”,绕开这个麻烦。

这事最让人唏嘘的,是她跟宗老爷子当年的做法比,反差太大了。

二十多年前,宗庆后为了保住“娃哈哈”的商标,跟法国的达能集团硬刚了11年多。

那会达能是外资大股东,动不动就拿股权说事,宗庆后形容对方的“随时把刀架在脖子上”,官司从国内打到国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品牌控制权抢回来。

结果老爷子刚走一年多,这牌子就要被改成“娃小宗”,怎么看都觉得别扭。

其实“娃哈哈”早就不是单纯的商标了,多少人是喝着它家的饮料长大的,经销商跟着它做了二三十年生意,这背后的信任和感情,不是一个新名字能替代的。

就像家里传下来的老物件,哪怕旧了点,也比随便买个新的有分量,宗馥莉这波操作,属实有点拆家的意思。

其实换品牌这事,说到底还是宗馥莉接班后的“后遗症”,她想掌控娃哈哈,思路没问题,但做法实在太刚了,把能得罪的人几乎都得罪了个遍。

刚接班没多久,她就发了封辞职信,明里暗里把国资大股东架在火上烤,好好的合作关系,一下就闹僵了。

对内呢又搞停工停产,美其名曰清洗老臣,结果不少员工降薪、离职,去年8月还有员工集体闹着去讨说法。

老员工闹股权纠纷,国资股东不配合,说白了都是因为她这波硬操作把人心搞散了,要是她能先稳住这些人,慢慢理顺股权,未必需要走到换品牌这一步。

有人说娃小宗是宗馥莉的“商业豪赌”,但其实更像是病急乱投医。

做企业的都知道,品牌是最值钱的无形资产,多少公司砸钱做广告,就是想让品牌被人记住,娃哈哈现成的国民品牌不用,非要从零开始推“娃小宗”,这难度堪比登天。

当年丰田汽车想开拓年轻市场,搞了个叫“塞恩”的子品牌,花了十几年功夫,最后还是没做起来,2016年干脆就取消了。

连丰田这样的大公司都玩不转新品牌,宗馥莉想靠“娃小宗”翻身,难度可想而知。

更何况娃小宗这名字,听着就不太对劲,跟娃哈哈那种接地气的国民感比,差了不止一点。

说到底,娃哈哈的问题不在品牌老,而在内部没理顺。

宗馥莉要是能沉下心来,跟国资股东好好谈,把老员工的诉求解决了,把内部拧成一股绳,“娃哈哈”这块招牌照样能焕发生机。

但是她现在非要搞换品牌这一套,怕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后让老爷子一辈子的心血,栽在这步险棋上。

来源:文渊的历史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