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藤蔓垂珠椒香溢,丰收喜悦满心里。时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骑马坝乡大树村胡椒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走进胡椒地,只见繁茂的胡椒藤蔓相互交织,层层叠叠的叶片下,一串串饱满的胡椒果簇拥在一起。背着竹篓的农户三五成群地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成熟的果实,一派热火朝天的
藤蔓垂珠椒香溢,丰收喜悦满心里。时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骑马坝乡大树村胡椒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走进胡椒地,只见繁茂的胡椒藤蔓相互交织,层层叠叠的叶片下,一串串饱满的胡椒果簇拥在一起。背着竹篓的农户三五成群地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成熟的果实,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结束一天的采收后,农户将胡椒运至家中晒场脱粒、晾晒。阳光照射下,浓郁的椒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随着农户手持木耙有节奏地翻动,经历日光和时间洗礼的胡椒果最终化作深沉的黑色,被收集装袋后送到收购商处。
今年,胡椒市场价格一路向好,鲜胡椒目前每公斤能卖到15元左右,干胡椒每公斤价格达到了44元左右。“我家种的胡椒去年卖了4万多元,今年的胡椒长得好,产量比去年多,听说价格也比去年高,我预感今年的收入也会比去年好。”骑马坝乡骑马坝村委会大树村民小组种植户马成芬一脸憧憬地说。
绿春县自然条件优越,湿润的气候与肥沃的土壤为胡椒生长营造了理想环境。近年来,当地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将胡椒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出台扶持政策,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引导农户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种植技术。
在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绿春县在加工与销售环节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全力打响本土胡椒品牌。作为行业佼佼者的绿春县傣勐坪农产品加工厂年加工胡椒400吨以上、年销售量300吨以上,成功搭建起胡椒从田间迈向市场的稳固桥梁,极大提升胡椒的市场价值。
“我收的鲜胡椒做成泡胡椒,供给绿春各大超市以及做电商和土特产的店面,干胡椒就做成胡椒调味品,卖到广西、昆明等地。”傣勐坪农产品加工厂负责人白建逢说。
绿春县还积极申报“绿春胡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定地方标准,已有215亩胡椒获得有机认证,持续提升了绿春胡椒的市场竞争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统计显示,绿春县胡椒种植面积已达21410亩、产量1132.9吨,实现产值3347.9万元,面积、产量均位居全省首位,已成为云南省胡椒主产地。其中,骑马坝乡种植面积最大、种植历史最长,已超13000亩,该乡胡椒产业还成功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成绩亮眼。
未来,绿春县将继续深挖胡椒产业潜力,通过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让胡椒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饶勇 通讯员:尹洋 李裕梅
编辑:黄世俊
审核:黄芳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