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雅戈尔大家都知道,几年前就开始把投资、地产这些业务往外剥,公司名字都改成了“雅戈尔时尚股份有限公司”。
被誉为“男人衣柜”的海澜之家,最近放出了个大消息。
这家总部在江阴、老板周建平家族身家290亿的男装巨头,要启动境外发行股份,准备在港交所上市了。
这消息在服装圈不算意外,毕竟这几年男装行业的日子,确实不太好过。
先说说整个男装行业的情况。
雅戈尔大家都知道,几年前就开始把投资、地产这些业务往外剥,公司名字都改成了“雅戈尔时尚股份有限公司”。
老板李如成还感慨过,说有段时间光顾着赚钱,把初心丢了,想让雅戈尔对标耐克、阿迪。
这话听着实在,也透着行业的无奈,不少巨头早就偏离主业了。
2025年上半年,七匹狼盈利态势显著,净利润达1.6亿,然而细究发现,其服装主业盈利不足3000万,剩余1.3亿皆源于投资收益。这般盈利结构,着实令人关注。
九牧王也差不多,主业增长乏力,全行业好像都被“主业疲软”和“消费不景气”套住了。
海澜之家也没跳出这个圈子,2020年,80后周立宸接过父亲周建平的班,成了新掌舵人。
本来想靠“年轻化”破局,又是把“男人的衣柜”改成“全家人的衣柜”,又是搞“多品牌战略”。
该企业旗下汇聚女装OVV、潮流黑鲸、婴童英氏等品牌,还代理海德运动服饰与阿迪达斯某系列,不仅如此,其与京东携手打造“京东奥莱”,商业布局多元广泛,触角广伸多领域。
这些动作看着挺热闹,但效果真不咋地。
2021年到2024年,公司营收一会儿涨一会儿跌,净利润也跟着起伏,2025年上半年更直接,净利润还跌了3个多点。
最头疼的是存货,2020年才74亿,到2024年就飙到119亿了,营收没怎么涨,货倒囤了一大堆,这存货要是卖不出去,跌价损失可不是小数目。
周立宸接手这几年,股价涨了45%,在行业里算中等,但比起大家对“年轻化转型”的期待,还差得远。
既然国内转型效果一般,海澜之家就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其实这几年男装行业早就有这趋势,安踏靠收购国外品牌火了,李宁搞潮牌翻了身,对于海澜之家这种聚焦主业的企业,“国际化”好像成了必经之路。
加上最近港股市场挺火,不少A股头部企业都去那边上市,海澜之家选这个时候动手,也算顺风顺水。
说起来,海澜之家的海外布局2017年就开始了,一开始主要盯着东南亚市场。
2025年,发展势头愈发强劲,下半年,企业拟拓展业务至中亚、中东及非洲市场,还计划于悉尼开设其在澳大利亚的首间门店,如此布局,发展前景着实令人满怀期许。
为了适应海外市场,他们也下了功夫,产品会根据当地喜好调整,门店设计得更有国际范儿,还找当地达人合作做推广。
但目前海外业务的盘子还太小,2024年海外营收才3.55亿,在总营收里占比不到2%,门店也就111家,这点规模,对整个公司业绩基本没什么影响。
所以这次冲刺港股IPO,海澜之家说得很明白,就是想靠上市增强资本实力,加快海外扩张,提升国际知名度。
对比一下同行,雅戈尔在国际化上早就玩起了并购,2025年初花15.3亿收购了法国高端童装品牌Bonpoint的母公司,之前还拿下了美国潮流品牌UNDEFEATED和挪威户外品牌HELLYHANSEN。
人家靠“买品牌”快速打开了国际市场,海澜之家在并购这块儿,经验还差得远。
如此看来,海澜之家这次港股IPO,更像是国际化的“第一步”。
有了资本加持,接下来能不能像安踏那样,通过并购快速获取成熟品牌和渠道,能不能解决海外市场的本地化运营问题,都是大考验。
毕竟现在海外业务占比太低,就算增速快,要真正撑起业绩,还得好几年时间。
毫无疑问,男装行业要想摆脱困境,“产业升级”和“国际化”是绕不开的。
海澜之家敢迈出这一步,勇气值得肯定,但能不能靠港股IPO改写现状,打破业绩涨跌不定的怪圈,还得看后续的真功夫。
毕竟,资本市场认的是实实在在的业绩,不是画出来的大饼。
来源:法之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