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计划”引领外语学科探索教育创新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13:39 1

摘要:近年来,教育部在计算机领域启动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取得重要进展。该计划于2021年12月启动,其名称以计算机语言的二进制数“0”和“1”命名,简称“101计划”,侧重以数智技术为依托,聚焦一流课程、教材、教师团队和实践项目建设,已从计算机领域拓展至数

转自:中国改革报

□ 袁杰 张莉

近年来,教育部在计算机领域启动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取得重要进展。该计划于2021年12月启动,其名称以计算机语言的二进制数“0”和“1”命名,简称“101计划”,侧重以数智技术为依托,聚焦一流课程、教材、教师团队和实践项目建设,已从计算机领域拓展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和哲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并在理工科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语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任务,在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更为突出。“101计划”倡导人文教育与教育技术的结合,推动学科之间的跨界融合与创新,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结合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外国文学课程实践,探讨外语文学课程的技术改革路径,提出优化策略,为“101计划”背景下文科教育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重在满足外交和国家建设需要;复合型人才培养阶段,强调语言技能与跨学科能力并重;当前的融合型人才培养阶段,突出国际传播力与跨文化理解力的培养。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智技术推动教育体系加速转型,外语学科必须主动应变、求变。一方面,外语学科应借鉴计算机学科等在“101计划”中的做法,如搭建全国性的核心课程集,整合语言技能课的优质教学资源,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学情进行适当调整;另一方面,外语学科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推动人文学科之间以及人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探索外语与人工智能、国际传播、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深度结合,使外语人才在新时代具备更强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外语学科的“101计划”建设不仅是课程与教材体系的改革,更是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101计划”注重教学平台、教师团队、教学模式与教材编写的一体化创新与建设,强调学科交叉与融合。郑州大学在获批地方“101计划”建设项目后,在外语学科部署了《外国文学经典中的女性史》这门全校通识通修课程的建设。

组建多语种教研团队。基于课程的跨学科性质,学校优选了来自英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等不同语种背景,从事文学、语言学、文化研究、教育等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组建教研团队,并吸纳历史学、计算机等领域的专家,形成多元知识结构互补的团队格局。团队成员通过定期工作坊的形式,共同参与课程内容开发、教学方案设计以及教研课题挖掘;通过集体备课、集体观摩、及时进行课堂复盘等方式,提升课程质量,提高教师能力,深化对教研活动的理解,实现教学与科研同步提升的效果,为课程的可持续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学院全面推行教学改革储备了力量。

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在学校信息化办公室与教务部的支持下,团队联合技术开发部门共同创建“101计划”课程在线平台。平台以图谱的方式呈现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的问题图谱以研究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建立文本与主题之间的逻辑联系;情境图谱通过多媒体再现历史与文化背景,使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文学作品;知识图谱则系统呈现作家、流派、文学概念及学术研究方法之间的结构性关系,从而形成完整的认知网络。教师结合知识点撰写微课讲稿,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数字人微课,供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此外,课程平台开发了智能问答与AI伴学功能,通过训练大数据模型和优化文献纠错系统,提高智能答疑的精准度和学习资源的可获取性,实现了教师随时伴学的学习环境。

创新混合教学与个性化教学模式。在数字化平台的支撑下,课程逐步推进混合教学模式,实现线上与线下、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线上教学依托平台的模块化资源,为学生提供课前学习、数字人讲解、分组讨论和测评的机会;线下教学则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强化师生互动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课程实施AB班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学术基础和兴趣特长进行分组,引入问题导向学习(PBL)和项目驱动学习(PjBL)模式,据此实现分层教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编写配套数字教材。团队联合出版社,基于课程内容体系,编写《西方女性文学经典选读》数字教材。将AI技术融入课程设计,构建情境模拟、自动批改和个性化辅导功能,使学生能够在虚拟与真实环境中反复实践、即时反馈和深度思考。教材将知识点、文化背景、文本分析、批评理论、学术论文与影视改编等多种资源进行整合,并嵌入情境化导学视频、语音同步朗读和互动问答模块,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随时获取背景知识与相关案例。教材特别设置“文明互鉴”模块,从跨文化视角探讨女性文学的全球影响,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全球视野。

在“101计划”理念的引领下,外国文学课程的改革以数智平台为依托,以跨学科团队、混合教学与数字教材为支撑和载体,构建了教学与科研深度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学效能,更为培养具备全球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袁杰系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张莉系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本文系河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美国亚裔文学”(YJS2025KC08)、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2023CWX041)与郑州大学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024ZZUJGXM0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