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易点文史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白宫的握手有多油腻,东京的后院就有多烫手。
刚从美国“表忠心”回国的日本首相石破茂,还没消化完特朗普送的“遏华大礼包”,就被中国外交部一纸约谈逼到墙角。
石破茂亲自导演的这场“对美献媚秀”,正在让他的“算盘珠子”崩得满地乱滚。
日本首相石破茂近期以罕见速度对美展开访问,成为特朗普政府重启后首个获邀进入白宫的亚洲国家领导人。
双方会谈甫一开始,特朗普便将矛头指向中国,渲染"经济侵略"论调,试图将日本拉入其遏制中国的战略框架。
为展示配合诚意,石破茂当场宣布接受美国三个"不平等条约"。
第一项承诺是签署10亿美元军购协议,将日本国库资金填进美国军火商的腰包;
第二项承诺是扩大进口美国高价液化天然气,完全不顾本国老百姓的生活;
第三项承诺是扩大对美军事领域投资,突出的就是“小弟”给“大哥”上供。
为给这场交易裹上糖衣,特朗普将其包装成"保护日本",而石破茂的配合堪称"卖力三连"。
他在镜头前掏出特朗普遇刺照片,吹嘘这是"英勇精神的典范";
附和美国声称要打造"世界最强军队";
甚至在联合声明里配合炒作台海、南海问题。
但这种明晃晃的遏华立场,直接踩中了中国三条红线:台海主权、南海权益以及钓鱼岛争端。
中方反制出拳
石破茂的小算盘打得震天响,但中国的反制也随之而来。
就在石破茂返日专机降落前,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已约见日本驻华首席公使横地晃。这场不到24小时的反应,向东京传递了清晰信号:
触碰中国核心利益者必须付出代价。
中方给出的八个字异常沉重——"严重关切和强烈不满",每个字都结结实实砸在石破政府的算盘上。
细看美日联合声明,处处是殖民时代的霸权逻辑。
在台海问题上,美日一边假意关心"和平稳定",一边偷偷向"台独"势力输送武器;
在南海议题上,两国军舰年年上演"自由航行"秀,却把中国维权行动污名化为"扩张野心"。
更讽刺的是,石破茂为示好美国竟主动提起钓鱼岛争议,全然忘记中国海警船早已实现全年365天的常态化巡航。
这份充斥着冷战思维的声明,被中国外交铁拳直接砸穿。
中方厉声斥责日本"忘记曾经的侵略历史",揭穿其"变色龙外交"本质。
在石破茂导演的这场大戏中,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石破茂的“川剧式变脸”。
1月31日石破茂还在NHK表示“期待早日访华”,2月7日就蹿到白宫给特朗普当拉拉队;
1月28日端着饺子给华侨拜年,转头就配合美国在台海玩火。
这种“当面叫哥、背后捅刀”的做派,连日本《每日新闻》都看不下去:
“首相以为靠一张笑脸能把中国变瞎子?”
石破茂或许以为能在中美之间"走钢丝",但之前的无数鲜明例子早已证明,日本跟随美国对中国报以敌对态度永远讨不了好。
在中日年超3000亿美元的贸易大盘下,经济互惠本是压舱石,但日方三大危险动作正在动摇根基:
在新能源领域,中日合作曾创造12万就业岗位,但丰田汽车一季度在华新能源车销量暴跌42%;
在高端制造方面,东芝机械因出口管制被迫裁员3000人;
金融合作也不容乐观,三菱UFJ集团对华投资骤降72%。
更致命的是,中国海关24年4月突然加码日本水产品辐射检测,让占据全球扇贝市场63%的北海道渔民陷入绝望。
反观石破政府递给美国的"投名状",每个承诺都在吞噬日本经济。
冲绳美军基地扩建引发当地激烈抗议。
民生电价因高价天然气进口面临两位数涨幅。
而那些标价10亿美元的美国导弹,既无法帮日本企业赢回中国市场,也拦不住中国三艘航母的电磁弹射器轰鸣声。
错判形势者终将付出代价
当歼-20战机年产突破百架、055大驱舰艏劈开西太浪涛时,日本防卫省还在为"加贺号"改装航母的列装欢呼。
这个耗资800亿日元、耗时5年的"古董升级"工程,在中国第三艘航母下水面前显得无比尴尬。
石破茂似乎忘了,用《美日安保条约》给自己壮胆的结果,就是日本永远活在中美角力的阴影里。
日本朝野现在陷入集体焦虑:在台海问题上,石破茂押注的"遏华同盟"换来的是冲绳军事基地毒害事件上美国的视而不见;
在经济合作领域,中国市场的大门正在因政策风险缓缓关闭。
那位举着扇贝样品请求中国放宽检测的北海道知事,或许比首相更明白:在中国核心利益上"踩雷",买单的永远是日本的普通民众。
石破茂访美带回的不是安全保障,而是中日关系20年来最寒冷的早春。
当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12海里内巡航成为常态、当山东舰航母编队现身台岛以东时,日本应该明白:
紧抱美国大腿换不来战略安全,而经济上的自残式示好,只会让那些石破茂想要的合作机会愈发遥不可及。
——THE END——
参考资料:中国网——石破茂访美,日美新“黄金时代”成色如何?
南方新闻网——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就日美领导人会谈涉华消极动向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来源:美妆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