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已经看过“狸猫换太子”的野史、也翻过正史里“女主干政”的冷峻判词,那么今天推荐的这本新书会给你一个更立体、更公允的第三视角:基于严谨考证,还原章献刘后从贫民孤女至临朝太后的逆袭之路,细致剖析她在内政、外交、经济上的建树,揭示她如何以独特的克制与锋芒平衡权
如果你已经看过“狸猫换太子”的野史、也翻过正史里“女主干政”的冷峻判词,那么今天推荐的这本新书会给你一个更立体、更公允的第三视角:基于严谨考证,还原章献刘后从贫民孤女至临朝太后的逆袭之路,细致剖析她在内政、外交、经济上的建树,揭示她如何以独特的克制与锋芒平衡权力、驾驭朝局,最终把大宋从真宗晚年的飘摇送进仁宗盛治的黎明。
《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刘广丰 著
一部全面研究传奇女性刘皇后及其时代的重磅新作,开辟了中国古代政治史与妇女史的研究新径!
《月照崇徽》最大亮点是“女性视角”四个字,却绝不落入“女权爽文”套路。作者像一位贴身史官,带我们钻进宫廷帷幕,看刘氏怎样以卖艺女的敏锐身段,在士大夫的围剿与皇族猜忌间跳出一支“克制之舞”——贬谪政敌却从不流血,垂帘听政却不改元称帝,亲手把偏殿题匾“崇徽”,让一座偏殿成为帝国权力的隐形圆心。
真宗为何力排众议立她为后?弥留之际为何独独把十岁仁宗与江山一起交到她的掌心?作者不回避权谋,却也不肯抹掉温度,于是我们在奏对、批答、诏书之间,还能看见一个女子在夜半殿阶上轻轻哄睡孩子的身影。
读完本书你会发现,刘皇后的传奇不在于她赢了男人,而在于她用女性独有的柔韧与审慎,奠定“月光式的力量”,这比任何宫斗都锋利,也比任何传奇更真实。
个体与历史:
刘后与北宋政治史研究的意义
中国古代真的是一个男权社会,而且越到后来,对女性越不友好。若《周易·家人卦》中提及的“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是对男女在家庭分工中的描述,那么到了晚近时期出现的俗语“三步不出闺门”,就是对女性活动空间的严格限制了。在这种条件之下,女性参与政治,可谓千难万难。传统剧目《再生缘》,讲述的是元朝大学士孟士元之女孟丽君为了逃婚,女扮男装,上京考状元的故事。戏中的孟丽君才情横溢,不输男性。但这终归只是戏剧,并不是真实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除短暂的武周一朝以外,女子基本上难以当官。哪怕与武则天几乎同一时代的唐朝——号称中国历史上最为开放的朝代——才女鱼玄机也只能空叹“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身为女性,她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但即便如此,中国古代依然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女性政治家,如汉之吕后、北魏之冯太后、晚清之慈禧太后等,而唐代更是出现了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就女主政治而言,宋代与历朝相比,不遑多让,因为宋代垂帘女主就有九位之多,其中宋真宗皇后刘氏,更是当中之佼佼者。刘氏乃真宗第二位皇后,她在仁宗时垂帘听政长达十一年,可谓开宋代太后垂帘听政之先河。过去人们对刘后的了解,多来自戏剧小说“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但真实的刘后,并非故事当中的刻毒妇人,她乃宋代出色的女政治家,宋朝在她统治之下,平稳过渡;仁宗亦在其辅助之下,逐步成长。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刘后与武则天有颇多相似之处,其掌权预政,对于当时朝野群臣来说,未必不是一场政治危机。而我们今天看待此问题,就不得不考虑:既然两人如此相似,为何刘后没有成为武则天第二? 当然,关于这点已经有不少学者回答过,但论者多归结于制度、礼法等对后妃的约束,使之不能、也不敢越雷池半步。此种结论,对于绝大部分的宋代后妃来说,当然如此。但刘后统治时期乃宋代垂帘听政制度的开创期,从制度与立法之滞后性来说,在刘后之前,宋代不可能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约束机制,故此朝臣对刘后的制约只能是总结前代经验,并尝试性地探索新路。早在真宗在世之时,就皇后权力问题,朝臣之间已经发生了激烈的政治争斗;而刘后垂帘时期,大臣们也在想方设法抑制太后的权力。而宋真、仁之际的政治主题之一,当是这种对女主权力的抑制与反抑制。
有些成果认为,刘太后所依靠者乃外戚、宦官;也有观点认为她依靠的是朝廷大臣。但无论何种观点,有一事实不容否认:刘太后统治时期,宋代出现了一大批正直敢言的名臣,以及善于朝政的能吏,他们应该是当时朝廷的支柱。因吸取前代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及因袭男权政治的传统,这些大臣基本都反对刘太后主政。换言之,刘太后一方面必须利用这些大臣才能维持朝政,另一方面又得防范这些大臣,使他们不能侵害她的既得权力。这种既利用又防范的权谋之术,正是刘氏长期保持女主执政地位的保证。刘太后与众大臣之间的博弈,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宋代女主垂帘制度,以及抑制女主之制度。而在这种博弈中,男权社会里的女性统治者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方法尤其值得注意,当中所体现的女性意识,更是值得关注的地方。
以上论述多与刘后有关,而学界对于刘后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本书并非单纯研究刘后,而是把刘后与宋真宗、仁宗两朝间之过渡时期的政治结合起来。 刘后参与政治的宋真、仁之际,是北宋一个特殊政治时期——从初期向中期过渡的时期,这一过渡阶段,可以说上承真宗守成之治,下启仁宗朝革新之门,仁宗朝的改革之风及台谏势力的崛起,均可谓始发于这一时期。故本书的研究,能接续两朝,对宋代断代政治研究有重要意义。历史创造于人,政治史尤其如此。政治人物之性格及其政治态度与政治行为,构成各种政治事件,而种种政治事件,则形成各朝代之政治画面。就真、仁之际政治而言亦是如此,刘后既是这一时代的重要政治人物,更是能把该时代各重大政治事件连接起来的主线。故本书以刘后为线索,把其身边的各种政治人物、政治集团及政治力量联系起来,研究他们的性格、行为、取向等,进而论述与这些人物相关的政治事件。我相信通过对这些政治事件的史实进行考据、辨析,并分析当中各种政治人物的关系,能够把当时的政治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此外,全面研究刘后掌握权力的过程,并对其合法性进行探讨,有助于了解宋代垂帘听政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再者,刘后是宋代比较重要的女性政治人物,全面、深入地研究她主政时期之政治,有利于了解宋代的女性政治,并关注女性政治当中的女性意识,为政治史与妇女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节选自刘广丰《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刘广丰 著
一部全面研究传奇女性刘皇后及其时代的政治史著作,从贫女到垂帘太后,以刘后一生为线,全景呈现宋真宗至仁宗朝的君臣互动、党争博弈与士风变化,展现宋代政治的复杂与人性温度。作者利用多方史料文献,以严谨考证,生动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历史人物,同时,以女性视角深入其背后的时代,透过其与真宗的感情、对仁宗的教育及朝臣博弈,与唐武则天、辽萧太后等比较考察,揭示刘后在内政、外交、法制等方面的成就,发掘出女性主政特点与智慧,客观呈现男权社会中女性主政的真实处境,为研究中国政治史与妇女史提供了新视角。
作者刘广丰,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湖北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优酷文化“百家新说”《大宋皇后养成记》主讲人。主要研究方向是五代至宋的性别史、政治史、民族史等,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项目四项,出版译著《丞相世家》《从草原到中原》《火与冰》,专著《大忠之臣》《女主临朝》。
喜欢这本书,
评论区随机抽一位读者,
赠送《月照崇徽》一本!
来源:广西师大出版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