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昨天,孙俪主演的《蛮好的人生》在央视八套播出了,当宫斗界“灭绝师太”孙俪遇上古装渣男专业户高鑫,这对“史上最窒息CP”一开播就上演了“中年婚姻修罗场”...
“中年夫妻亲一口,连夜改行当杀手”
就在昨天,孙俪主演的《蛮好的人生》在央视八套播出了,当宫斗界“灭绝师太”孙俪遇上古装渣男专业户高鑫,这对“史上最窒息CP”一开播就上演了“中年婚姻修罗场”...
这部剧就像是一匹黑马,首天收视就破2.7了,弹幕里也是满屏夸赞。
但是就在前两天,孙俪还在经历着铺天盖地的“演技群嘲”,曾经那个把“甄嬛”演到封神的娘娘。
最近却被骂惨了,有网友锐评:“演戏的时候嘴里像吞了一个包子,眼睛像是得了甲亢一样。”
因为也是由孙俪主演的《乌云之上》收官了,但没想到,这部剧的评分却是惨不忍睹!
比起当年《甄嬛传》的9.4分和《安家》的破4收视,这成绩实在没法儿给观众交差。
有人吐槽她“演技掉线”,也有人替她喊冤:“这角色本来就丧,演得再好观众也不想看”。
你说不上她哪儿错了,但似乎就是少了点什么....
2011年播出的《甄嬛传》里,孙俪那场“滴血认亲”的哭戏,到现在还被广为流传,不管看多少遍还是看不腻。
她那逐渐被眼泪浸湿的眼眶、微颤的嘴唇等等微表情,都将一个被命运屡屡蹂躏的女人演绎得淋漓尽致,看的让人对娘娘着角色代入感极强,还把人心揪到了极点。
那时候的孙俪,被称做是“戏疯子”,是“国剧天花板”,连导演郑晓龙都说:“她眼里有光,那种光不是演出来的,是长出来的。”
然而,到了2025年的《乌云之上》,大家看到的孙俪就完全是另一副模样了。
她所演的刑警韩青,为保证真实性就素颜出镜了,但是黑眼圈却很重,感觉没有精气神;雨夜追凶的时候,头发上还滴着泥水;与同事交谈时,嗓门大得跟大妈在菜市场吵架一样。
有观众吐槽:“这哪是女刑警?分明是工地搬砖的!”
更扎心的是,剧情被批“又丧又闷”——全员苦大仇深,反派智商下线,连最期待的“警徽碎片”都被骂成了“为悬疑而悬疑”。
但仔细想想,孙俪何尝没努力?
为了演好韩青,她特训三个月搏击,和真警察同吃同住,甚至身上还留下了很多的伤痕。
剧中有一场戏,她发现线人背叛后躲在厕所干呕,手指死死抠着瓷砖缝,指甲缝里全是泥——这种“不完美”的真实感,可能恰恰是观众不买账的原因。
“现在的观众早看腻了伟光正的女强人,”有影评人点评道,“他们想要的是《猎罪图鉴》里高叶女杀手的反差感,或者《漫长的季节》里范伟的烟火气,而不是又苦又累的‘职场工具人。”
如果说《乌云之上》是孙俪的“冒险实验”,那么《蛮好的人生》就是她的“安全牌”。
在这部聚焦保险行业的都市剧里,她饰演的胡曼黎是个“沪上俗女”:穿褪色碎花衬衫、蹬塑料拖鞋,操着“阿拉不是咸鱼干”的沪普台词。
和落魄富二代董子健互怼时,甚至都能把超市的白菜都骂成“金融产品”。
但有趣的是,这部剧的反响反而比孙俪那部悬疑剧要好上许多。
弹幕里满屏的“DNA动了动了”,毕竟大家谁没在菜市场听过类似的砍价大战?
甚至还有网友偶遇过孙俪在菜市场蹲点学习,不仅学会了用浦东话骂人,甚至还能精准模仿广场舞大妈的魔性舞步。
导演汪俊都直言:“她让上海弄堂的烟火气从屏幕里溢出来了。”
但问题也来了:为什么观众觉得孙俪演“普通人”更出彩,演“女强人”就尴尬?
答案可能隐藏在角色的设定中。
《乌云之上》的韩青是“完美刑警”,智商碾压队友、正义感爆棚,却唯独缺了点“人味”。
而《蛮好的人生》的胡曼黎会哭会闹会算计,连撒泼打滚都透着股“上海小囡的精明”。
用网友的话说:“娘娘这次终于不用端着了!”
不过困住孙俪的应该不仅仅只是这点。
孙俪的困境,其实是中年女演员的集体缩影。
当年《甄嬛传》封神时,她30岁,演少女甄嬛毫无违和;如今42岁,演职场妈妈却要靠“眼袋妆”和假发片。
有许多观众尖锐地指出,她现在的表演就像AI换脸,瞪眼、抿嘴、提高声调,三件套一套,观众就知道:哦,孙俪又来演女强人了。”更扎心的是,市场留给这些中年女演员的选择是在是太少了。
要么是“霸道总裁爱上我”,要么是“单亲妈妈逆袭”,这就代表着孙俪虽然想要突破,但却怎么也逃不出这些套路了。
但换个角度看,孙俪这些的“保守”的角色何尝不是优点呢?
在如今流量明星扎堆的娱乐圈中,她这么多年以来都始终坚守以演技服人。
不管是演什么角色,都肯下功夫肯吃苦,总是能把角色掰碎了再重新融成自己的东西。
这种“细节强迫症”,在快餐式拍戏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就像大多数的观众说的:“你可以吐槽她戏路窄,但不能否认她真的演什么像什么。”
而翻翻孙俪的微博,大家就会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
粉丝们一边吐槽《乌云之上》“致郁”,一边催她“快拍《小姨多鹤2》”。这种矛盾心态,恰恰暴露了观众对孙俪的期待和焦虑。
那么观众到底在期待什么呢?
那就是,不再拥有“大女主关环”,少点“娘娘腔”,多点烟火气。
多去演一些有缺陷、有欲望的普通人。
就像《蛮好的人生》里的胡曼黎,失业后摆过地摊、当过钟点工,连哭戏都是“蹲在厕所啃冷馒头”。
还有就是别总演“职场逆袭”,试试单亲妈妈、留守妇女,甚至反派角色。
说到底,孙俪的困境也是整个影视行业的缩影。
观众虽然骂着“烂剧”,但也是渴望有好演员出现的;但奈何市场却一边追捧流量明星,一边怀念“戏痴”年代。
孙俪的《乌云之上》和《蛮好的人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又表现了她戏路的局限,也表现出了观众的苛刻。
或许,孙俪该学学胡曼黎——那个菜场砍价、超市吵架的上海阿姐。演戏不是端着架子的表演,而是把日子过成戏。
就像她在采访里说的:“演员的价值不在于重复巅峰,而在于持续生长。”
至于咱们?不妨多给点耐心。
毕竟,那个演活了“甄嬛”的孙俪,从没真正离开过。
来源:寒士之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