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下午,在北京市委网信办、丰台区委网信办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成功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周科普活动。本次活动以“提升安全意识、防范网络风险”为核心,通过多元形式帮助师生建立健康上网认知,助力营造安全、文明、绿色的校园网络环境。五年级
9月16日下午,在北京市委网信办、丰台区委网信办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成功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周科普活动。本次活动以“提升安全意识、防范网络风险”为核心,通过多元形式帮助师生建立健康上网认知,助力营造安全、文明、绿色的校园网络环境。五年级全体师生120人参加活动。
01专家讲座:趣味解读网络安全“必修课”
资深网络安全专家唐健涵围绕小学生上网场景,带来一场“接地气”的专题讲座。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她摒弃枯燥的理论讲解,转而通过动画还原风险场景、拆解真实案例,直观剖析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不良信息传播三大核心风险。
针对风险点,唐健涵还传授了“小学生网络安全三原则”:一是不随意点击短信、社交软件中的陌生链接;二是不向网友、非正规平台透露姓名、住址、家长联系方式等隐私信息;三是合理控制每日上网时间,优先完成学习任务。
“如果收到‘免费送文具’的链接,我应该告诉老师对吗?”“奶奶想在网上买药,我要帮她确认是不是正规网站吗?”同学们频频举手互动,现场氛围热烈,知识吸收效果显著。
02知识竞赛:以赛促学巩固“安全技能”
讲座结束后,一场紧张有趣的网络安全知识问答竞赛随即展开。竞赛题目紧扣师生需求,覆盖三大维度:一是《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础法律常识;二是日常上网防骗技巧;三是应急处理方法。
同学们凭借讲座所学积极抢答,部分同学甚至能结合案例补充回答,展现出扎实的认知基础。
活动为排名前20的“网络安全小达人”颁发了笔记本、书签等奖品,鼓励大家不仅要自己学会安全上网,还要当家庭里的“网络安全宣传员”,提醒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防范风险。
03多维宣传:让安全知识“看得见、带得走”
为进一步延伸活动效果,学校还通过“静态宣传+便携资料”的形式,让网络安全知识融入校园生活。通过“宣传展板进校园”:在教学楼大厅设置3块主题展板,以彩色漫画呈现“青少年上网安全10条守则”“网络风险识别图谱”,课间时分吸引大量师生驻足观看,不少同学还主动向老师提问展板内容。
此外,学校还为每位师生发放《小学生网络安全口袋手册》,确保“宣传手册随身带”。手册中不仅梳理了讲座核心知识点,还附带“家庭网络安全自查表”,方便师生课后与家长共同学习,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效果。
此次网络安全周科普活动让师生实现了网络安全认知的“双重提升”:学生层面,从“知道上网有风险”升级为“能识别、会防范风险”,安全上网、理性上网的意识显著增强;教师层面,也明确了将网络安全知识融入日常教学的方向。
学校负责人表示,将以本次活动为起点,构建网络安全教育“长效机制”:一是把网络安全内容纳入班会、道德与法治课的常规教学,每学期开展2-3次主题教学活动;二是定期邀请网络安全专家、民警进校园,通过案例分享、情景模拟等形式深化教育效果;三是联合家长委员会,推送“家庭网络安全小贴士”,形成“学校+家庭”的双重防护网,切实为学生健康成长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来源:小蜗牛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