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十余年,包鄂榆高铁启动现场勘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8 15:17 1

摘要:2016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中长期铁路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包海高铁通道便是其中最长的一条,全长约2300公里。

内蒙与陕西至今无直达高铁,曾规划包鄂榆高铁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十余年之久,仍未有实质性进展。

随着八纵八横建设接近尾声,这条对接内蒙与陕西的高铁也迎来了新的生机,将加快对接高铁断头路。

2016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中长期铁路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包海高铁通道便是其中最长的一条,全长约2300公里。

根据相关规划,包海高铁起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经榆林——延安——西安——重庆——贵阳——南宁——湛江,终点海南省海口市。

据估算全部投资约4200亿,由于涉及地域广阔,地形复杂,经济水平、人口分布不均等因素,该线路将采取分段建设,全线共分为包鄂榆高铁、西延高铁、西渝高铁、渝贵高铁、贵南高铁、南宁—北海高铁、合浦高铁、湛海高铁等线路。

这其中包鄂榆高铁则为北起点,过地质最复杂的黄土高原,同时也是众多线路中建设难度相对较大的一条,沿线地市经济水平、人口分布都不高,至今仍未进行施工建设。

其余线路中,已开通贵南高铁、南宁——北海高铁,在建的有西延高铁、西渝高铁西康段与渝万段、合浦高铁,仅剩下渝贵高铁、湛海高铁、包鄂榆高铁三段未开工建设。

渝贵高铁已被纳入国家重点储备开工项目,湛海高铁用地预审已经获得自然资源部批复,开工进入倒计时,则包鄂榆前期工作进展最慢。

纳入八纵八横十余年,包鄂榆高铁却仍未开建。原计划为包西高铁大通道,并分为“西延+延榆+榆鄂+鄂包”4段建设,为包海通道的北部起点,西安米字型高铁的组成部分。

2019年底,西延高铁先期段开工后,为实现陕西省“市市通”高铁的目标,项目提速进行,当年一并就完成了延安至榆林高铁的可行性研究,并计划和西延高铁同步开工。

2019年7月,项目榆林至鄂尔多斯段、2022年9月包头至鄂尔多斯段相继由国铁集团启动勘察设计招标。

后来因国家铁路建设计划调整,该项目延安至榆林段与榆林至鄂尔多斯段合并成了一个项目,即是延榆鄂高铁,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在2022年完成可研前期工作待批复。

2023年,延安至榆林段被西安纳入优先开建项目,跨省延伸至鄂尔多斯被搁置,将与鄂尔多斯至包头段合并进行报批,即是包鄂榆高铁。

至此,剩下包鄂榆高铁在吹西北风。随着包银高铁即将通车,西延高铁延伸至榆林加速建设,近期跨越内蒙与陕西的包鄂榆高铁再次被提上日程,并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4月14~15日,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牵头,多部门联合对包鄂榆高铁包鄂段进行现场踏勘,这意味着包鄂榆高铁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来自内蒙古晨报的消息,自治区多部门联合对包鄂榆高铁内蒙段进行现场勘查,这条被搁置多年的高铁,终于迎来来新生机。同时,前期推进工作也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初步计划,包鄂榆高铁线路起于包头市,由包头东站引出,经鄂尔多斯市,进入陕西省榆林市。线路全长约277公里,内蒙段约180公里。

按设计时速350公里高标准建设,打通内蒙南下的新通道,可借助西安米字型高铁枢纽连接全国各城市。

此外,包鄂榆高铁也是呼包鄂榆城市群1小时高铁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又一个跨省城市群被批复,两省区四个地市融合成为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1小时高铁生活圈,是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基础,各地市之间必定要高铁或者城际铁路相接,故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出炉。

共由呼包高铁、包鄂高铁、鄂榆高铁、呼鄂城际四条线路构成,各城市之间互通,实现1小时生活圈。

这4段高铁、城际中,至今仍未有一个段开工建设。主要原因还是财政问题,沿线各地市人口与经济体量并不算大,大规模高铁建设财政压力太大,以致各地项目优先不等。

近年来,内蒙优先于张呼高铁、包银高铁、集大原高铁建设,其中张呼高铁、集大原高铁已开通,包银高铁预计今年开通运营。因此才有空余着眼包鄂榆高铁、呼鄂城际。

2025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推动外向物流通道建设,积极推进呼包高铁、呼朔太高铁、呼鄂城际铁路等项目列入相关规划,积极融入国家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陕西方面,近年来则打造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枢纽,先后建成了郑西高铁、大西高铁、西兰高铁、银西高铁、西成高铁等,在建西渝高铁西康段、西延榆高铁等。

随着现有项目的逐渐接近尾声,将加快新项目前期工作。至此,两省区接下来的重点将是全力推进包鄂榆高铁项目建设,实现两地握手。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鄂尔多斯至包头半小时通达,结合呼包高铁建设,最终实现鄂尔多斯至呼和浩特1小时通达,并形成1小时生活圈。

不断加快提升城市群各地市间的交流,促进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开本地更广阔的南下通道。

此外,对于补齐呼包鄂榆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短板,构筑更为完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引领和支撑呼包鄂榆一体化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

①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沟通删除。

②原创文章,禁止抄袭,全网追责。

③感谢留个关注,如有不足请指出。

来源:城事大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