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8日,自然资源部召开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黄河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当天,自然资源部将在重庆举行“从山顶到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宣传推介活动。
新黄河客户端北京4月18日电(记者李运恒)4月18日,自然资源部召开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黄河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当天,自然资源部将在重庆举行“从山顶到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宣传推介活动。
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司长冯文利介绍,按照《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自然资源科普有关活动的通知》要求,科技创新成果推介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科技强国总目标”,第二部分是“三深引领开拓新局”,第三部分是“五系协同共筑华章”,第四部分是“六维支撑强基固本”。
关于系列推介活动的组织,在时间地点安排上,将结合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8·29全国测绘法宣传日陆续在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广东省珠海市等地开展,每一个地方持续两个月左右。在内容与特色安排上,三地推介活动均展示了从自然资源卫星体系建设到“松科二井”,从珠峰测量到“蛟龙”号载人深潜取得的最新成果,体现了自然资源科技“上天入地”“登峰下海”“从山顶到海洋”的发展新格局。同时,会结合地域特点,融入一些地方元素。活动形式的安排主要以科普展览为基础,同步组织开展科普进校园、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专题科普讲座等系列活动。希望此次活动的举办能够成为地方“文化新地标”。
冯文利表示,选择在重庆市举办首站推介活动,一方面,重庆市具有良好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工作基础。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立足“两统一”核心职责,做优做强平台、人才、项目、标准等创新要素供给,全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耕地保护与生态修复、测绘地理信息等技术体系建设,推动形成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良好局面,在重点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如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实景三维中国(重庆)建设等成效突出、走在全国前列;古生物研究取得世界级突破,重庆云阳发现世界最大侏罗纪单体恐龙化石墙,重庆秀山“从鱼到人”2项探源研究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在《Nature》同期发表。另一方面,在重庆市举办首站推介活动可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重庆市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和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在重庆市作为首站开启“从山顶到海洋”科技成果推介宣传活动能够辐射西部地区,展示“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系统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普及自然资源科学知识,弘扬自然资源科技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升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和参与自然资源工作的热情。
记者:李运恒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杨荷放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