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简单说就是搞国际友好合作的机构)和外务省,借着这次“非洲开发会议” 的机会,公布了一个“hometown故乡城镇” 的合作项目。
HOMETOWN,意为家乡、故乡、老家。
而近日,因为“HOMETOWN”这一词,日本掀起了一场持续近月的舆论风暴,吵翻天了!
这事得从8月下旬、日本政府在横滨举办的第9届“非洲开发会议”说起。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简单说就是搞国际友好合作的机构)和外务省,借着这次“非洲开发会议” 的机会,公布了一个“hometown故乡城镇” 的合作项目。
简单讲就是给4个日本城市“配对”了非洲国家的城市。
山形县长井市↔ 坦桑尼亚
新潟县三条市↔ 加纳
千叶县木更津市↔ 尼日利亚
爱媛县今治市↔ 莫桑比克
初衷就是想让两地居民多交流,比如互相办个文化展、让学生去对方城市体验生活、企业家聊聊小合作,有点像咱们常说的“友好城市”。
但“hometown(故乡)”这个词一出来,日本民众立刻警觉:
“这是在变相鼓励非洲人移民日本?”
“是不是要通过这个项目收非洲移民?”
“以后非洲移民会变多吗?对日本社会会不会有影响?”
......
本来呢,这也只是日本民间吐槽,没想到,非洲官媒却“认真”了!
坦桑尼亚官方媒体《坦桑尼亚时报》率先发布相关报道,标题直接定为“Japan Dedicates Nagai City To Tanzania(日本将长井市献给坦桑尼亚)”...
接着,尼日利亚也不甘示弱。
不仅以“Japan Designates City of Kisarazu as Hometown for Nigerians(日本指定木更津市为尼日利亚人之乡)”为题报道,还在电视新闻黄金时段宣称“日本政府将为尼日利亚人在木更津市设置‘特别签证’,便利其定居”。
随后,英国BBC、《卫报》等国际媒体也转载了相关信息,称“尼日利亚移民将被纳入日本医疗保险体系,享受与日本人同等医疗待遇”、“日本4个城市鼓励日本人与非洲移民结婚生子”...
更夸张的是,有网友在谷歌地图上恶作剧,将木更津市政府的标注临时改为“尼日利亚市政府”...
消息传到日本国内,岛国民众彻底气炸。
被点名的4个城市市政,还有JICA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每天抗议电话接到火星子都要出来了,日常事务都没法进行。
截至8月26日上午9点,今治市就接到了5000多件投诉与咨询。三条市也累计接到350通投诉电话与4500封投诉邮件。
社交平台上,“卖国贼”、“日本之耻”等骂声不断,还有人忧心“日本要变欧洲?”、“治安变差”、“文化被破坏”...
8月24日,日本“排外先锋”原田将大转载了坦桑尼亚日报的新闻,并怒怼日本政府做出这种“背离祖宗”的“卖国贼”行径。
没错,就是那个臭名昭著,6次被抓、专门碰瓷外国游客、找中国人麻烦的日本网红。哦,现在还是奈良市议员...
有这个搅屎棍一搅,日本政府就更说不清了。
眼看争议愈演愈烈,日本政府不得不紧急灭火。
先是找尼日利亚沟通,让对方删掉了错误信息,还在记者会、社交平台上反复澄清“根本没有特别签证,就是普通交流”。
8月26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记者会上再次澄清:从来没有设想过要加大接纳非洲移民的力度,也没有发放特殊签证。
并解释,日本是计划接受非洲人到日本做研修生,研修期满后统一回国。但从未有想过特殊签证或者移民政策。
与此同时,被提名的4个日本城市也火速出面辟谣,纷纷强调:都是误会,没有相关移民政策啊,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然而民众并不买账。
8月28日下午,近百名日本民众聚在JICA东京总部前抗议。
他们举着“非洲家乡计划必须撤回”、“移民抗议”等标语,高呼这“JICA解体”、“别增加移民”、“守护日本治安”...
9月2日下午,今治市市政府的女厕所,被写满了“别拿南非开玩笑”、“反对南非移民”、“反对移民”等涂鸦...
至今3周过去了,这场风波依旧没有平息,而且人心惶惶。
眼看骚动停不下来,JICA和外务省在9月13日透露“考虑改名了”。
4个城市(自治体)都表示:“hometown”这名字太容易让人误会了,好像真要把这里当“移民故乡”似的,换个清楚的名字或许能减少误解...
据说,目前相关部门已协商讨论名称修改的可行性及具体方案,但尚未确定最终新名称。
但日本民众对此并不看好:“就改个名字,大家的不安就能消吗?”
现在再来讨论改名之类的,根本不是问题的关键。外务省、JICA(日本国际协力机构)以及各个地方自治体,在没有向民众做出充分说明的情况下,就推进可能涉及未来移民政策的举措,这让民众感到了强烈的不安。这次的事情,绝不是靠这种敷衍的方式就能平息的。
我们明确要求(相关政策)全面搁置、重新来过。
我曾认为,移民来到日本恐怕难以获得幸福。因为即便对于日本人而言,要在陌生的土地上适应生活,也会感到十分不安。
但在非洲那些生存环境严苛的国家长大的人,似乎从根本上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听说他们会主动思考“在这样的环境里,自己该如何生存下去”。日本的便利之处在于,商店会把商品摆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自行车和自动售货机随处可见,在地方上还有很多空置的房屋。农田和果园也基本处于无人看管、可随意进入的状态。夜晚的街道上,能看到女性独自行走;若是无人值守的车站,或许甚至能随意乘坐电车。尽管如此,我还是坚决希望日本不要再增加非法滞留者了。
你或许想将责任归咎于那些在社交平台(SNS)上认定并传播不实信息的民众,但非洲各国政府之所以产生误解,恰恰说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及外务省在信息传递能力上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不得不说,外务省与 JICA 在与外国的交涉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无论今后要推进何种工作,此次风波已经让民众对政府的信任荡然无存。目前不仅是 “非洲故乡城镇” 项目,公众更要求政府将当前正在实施的所有相关政策暂且全面搁置,重新认真倾听民众的意见。
名称引发误解固然是事实,但(民众)真正担心的并非计划举办哪些活动之类的问题,而是以下这些核心疑虑:会有什么样的人前来(包括是否有犯罪记录)?这些人在日本停留期间,具体会在各个地方自治体从事何种活动?他们在期限结束后是否真的会回国?最终会不会被授予永久居留权?是否会因为鼓励移民而导致国内陷入混乱(包括移民人数规模)?希望(政府)能就这些问题做出清晰说明,并给出明确承诺。
改个名字根本毫无意义。一开始的借口是说(这个项目)类似友好城市,但我查了半天也没找到友好城市和“故乡城镇”(hometown)的区别。最近的借口又变成 “是社交平台(SNS)造成了误解,我们会准确传达信息”。
日本外务省的官网声称会努力避免社交平台引发的误解。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的官网则表示:“JICA 也将与日本政府合作,继续采取措施,确保有关本次事件的报道与信息发布准确恰当。”
(政府)总想把社交平台的信息归为不实报道来搪塞,但首先应该好好解释清楚友好城市和“故乡城镇” 到底有什么区别才对。
说到底,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本身难道不是多余的吗?
与其接收来自海外的实习生,日本国内明明还有更多应该优先去做的事。
而且,就算只改个名字,要是核心内容没变,那也毫无意义。
希望(政府)能明白,如今这个时代,这种表面功夫已经行不通了。
不需要移民。
如果劳动力短缺真的到了那么严重的地步,希望(政府)能具体说明是哪些职业、短缺多少人手。若有必要,我认为对产业本身进行重组也未尝不可。日本人口正在减少,这是事实,所以(社会发展)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按部就班…… 我认为,要是某个产业必须靠接收移民才能维持下去,那么将其淘汰也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
来源:淘大阪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