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继续缩量调整,节前“鸡肋行情”如何破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11:16 1

摘要:周末消息面喜忧参半,早盘市场延续分化震荡的走势,创业板始终在水下游,沪深指数时不时从水下浮出水面透透气,主要还仰仗牛市旗手券商板块的异动,但券商虽有反弹,但整体还是较弱,银行继续砸盘,保险则小幅冲高回落继续向下,大金融整体分化以拖累指数为主,而分时较上则是权重

周末消息面喜忧参半,早盘市场延续分化震荡的走势,创业板始终在水下游,沪深指数时不时从水下浮出水面透透气,主要还仰仗牛市旗手券商板块的异动,但券商虽有反弹,但整体还是较弱,银行继续砸盘,保险则小幅冲高回落继续向下,大金融整体分化以拖累指数为主,而分时较上则是权重压着指数集体上下波动,赚钱效应整体很差,个股跌多涨少,整体延续上周五的调整之势,量能继续萎缩,这种走势符合预期,也符合长假前交投清淡的特征。

早盘好在主力资金没有再大把的抛售,市场调整的节奏才得以放缓。在抛压与抄底的力量博弈中,明显还是抄底资金太弱,即便指数还时不时的翻红,下跌个股始终以绝对的优势压倒上涨个股,市场短期延续弱势调整的特征十分明显。

近期我一直强调,当大资金接力出了问题的时候,市场短线再无上攻的动能,当降息的大利好尚且不能凝聚信心的时候,市场只能以退为进,向下回调,积蓄上涨的力量,然后才能实现更大的突破。不管我们对未来有着大牛长牛的预期,但市场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如果步子迈大了容易走回头落,只有反复折腾,在碎步阴阳交织中前行。向上的脚步才会更坚定。我们明知道市场不可能一日千里,但偏偏不肯接受市场要调整的事实,今天的调整是为了明天更好的上涨。我们既要有坚定的牛市信仰,又要克服短线急躁的心理。

我们无法准确预判瞬息万变的市场,但完全可以做到很好应对。市场再变,但底层我逻辑是不变的,市场靠资金推动,筹码分布要合理等等,这些基本的逻辑犹如我们在解决一道道数学难题时所用到定律和公理一样, 只要很好的运用一些最基本的不变的东西,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实则是指导我们在股市生存的精髓,需要慢慢的悟道。

早盘市场像极了被两股力量拉扯的跷跷板:一边是人工智能(AI)硬件的狂欢,一边是金融权重整体走弱哑火。三大指数低开后翻红又转绿,然后又反复在红绿之间切换,沪深指数明显强于创业板,创业板基本上在水下游,但个股始终是跌多涨少,开盘不停的缩量,但缩量幅度整体保持稳定,有点“缩量阴跌”的味道。从开盘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缩量变化来看,缩量幅度在加大,从一小时10%的左右的缩量幅度到一个半小时11.5%的缩量幅度来看,既有卖压减轻作用,也是买盘不足的表现。量能的持续萎缩加大了市场调整的时间周期。

权重板块的拉垮肉眼可见——银行股持续砸盘,保险冲高回落,证券被动小涨。主力资金净流出幅度收窄,压得代表中小盘的黄线始终抬不起头。另一边,科技题材却在消息刺激下爆发:液冷服务器、消费电子、存储芯片等AI关联板块霸榜涨幅榜, 立讯精密 、 歌尔股份 等苹果链龙头因搭上OpenAI的硬件制造协议涨停, 工业富联 、 德明利 等标的更是创下历史新高。市场仿佛上演了一出“冰与火之歌”:避险情绪与政策预期交织,存量资金在“确定性”中抱团冲锋。

接下来,通过三个章节给大家梳理一下盘面的变化,看看接下来机会在哪里?

第一:早盘震荡背后,节前“鸡肋行情”如何破局?

早盘的指数震荡印证了资金的两难:一方面,金融板块成为拖累大盘的核心(银行、保险主力净流出),这与即将召开的金融政策发布会带来的观望情绪有关;另一方面,市场又无法摆脱对政策利好的期待,导致指数多次翻红后回落。这种拉锯下,多数个股跟随权重调整,仅有题材龙头享受流动性溢价。

关键矛盾:

当前市场的核心问题在于“资金不足”与“情绪降温”。上周五成交缩至2.3万亿,今日早盘继续缩量幅度在加大,杀跌动能虽减弱,空头更多是“用脚投票”而非主动砸盘。此时,节前效应(资金撤退避险)与政策预期(下午的金融发布会)形成对冲,导致市场呈现“半死不活”的焦灼状态。

总结:

节前最后一周大概率延续震荡格局,方向选择或取决于政策发布会释放的信号。若金融监管层传递出流动性支持或市场维稳意向(如平准基金、长期资金入市等),指数有望企稳;否则,存量博弈下,资金仍会聚集在AI等政策扶持的科技赛道。

第二:大涨与大跌的背后,明天谁主沉浮?

逆市狂飙的板块逻辑

液冷服务器(+1.83%):华为高管杨超斌的发言强化了液冷技术作为AI算力核心配套的地位, 工业富联 等技术龙头创历史新高,属于技术迭代驱动的长线机会。

消费电子(+1.87%)与智能穿戴(+2.12%):OpenAI与 立讯精密 、 歌尔股份 的合作协议引爆端侧AI想象,叠加IDC预测智能眼镜未来三年高增长,硬件创新周期再次启动。

存储芯片(龙头 德明利 2连板):美光、三星等大厂涨价通知推升行业景气度预期9,叠加国产替代逻辑,成为资金避险中的“硬通货”。

大跌板块的隐患

大消费、光伏:消费股受节前资金兑现影响,光伏则因产能过剩担忧(巴菲特清仓 比亚迪 加重新能源赛道悲观情绪);

国企改革、一带一路:政策预期落空导致资金撤离,部分资金转向科技题材。

短线潜在热点预判

AI硬件延伸:OpenAI合作链( 立讯精密 、 歌尔股份 )、智能穿戴(高伟电子、 蓝思科技 )或继续受资金追捧;

存储芯片:涨价周期下, 江波龙 、 佰维存储 等低位标的或补涨;

金融板块:若政策发布会释放利好,券商股或超跌反弹(但需警惕冲高回落)。

第三:午后会跳水吗?调整结束的三大信号

关键观测指标:

量能变化:从早盘理能变化来看,量能很可能缩到两万亿附近,这样一来,虽难以大跌,但反弹是没什么希望的。如果午后缩量幅度减少,全天量能还能回到2.3万亿,那么午后拉起来的概率是较大的,关键看市场对于下午三点重磅发布会的预期了。只是从我的预期来看,市场进入调整周期,尽管涨涨跌跌很难预判,但我们知道调整是大方向,操作上不追涨就行。同时敢于分批进场。

权重股动向:证券能不能出现大的反弹、银行能否止跌(关注 中信证券 、 招商银行 分时走势);

政策发布会内容:流动性、监管政策表述将决定市场情绪。

操作策略:

激进型:围绕AI硬件、存储芯片龙头低吸(忌追高),关注抗跌品种;

稳健型:等市场选择方向,若放量站上5日线,则跟进;否则保持低仓位观望。

上周五一直强调,自6月24号沪指站上20日均线之后,收盘没有再失守20日均线,但截止到上周五已连续两天失守20日均线,今天大概率还是会失守20日均线,技术形态上提醒我们机构放弃对20日生命线的防守,那么我们要遵从大概率调整的预判,不能当铁头,当然你把握好个股,或以长期投资为主,完全可能忽略短期的波动了。

总结:

午后大幅跳水的概率较低(主力资金流出已趋缓),但反弹需政策面配合。当前市场处于短线“下跌衰竭期”,时间拉长一些,我倾向于这个位置向下回落,重新累积上涨的力量。短期风险释放后,部分错杀科技股或迎来修复。

投资心得: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投资就像穿越迷雾的航行:悲观者看到缩量阴跌的颓势,乐观者却在AI硬件的逆市狂飙中嗅到产业变革的先机。当巴菲特清仓 比亚迪 、外资撤离时,市场总会恐慌,但历史证明,每一次技术革命催生的牛市,都是在旧势力退场、新势力崛起的撕裂中孕育的。

当前的A股,既有金融权重“挤泡沫”的阵痛,也有AI硬件“脱虚向实”的生机。与其纠结短期的涨跌,不如问自己:五年后,谁是赢家?是跟风炒作热点,还是坚守产业趋势?答案,或许藏在今日涨停的 立讯精密 、新高不断的 工业富联 中,也藏在下午发布会里那份“高质量发展”的蓝图里。

市场永远在变,但投资的本质从未改变:在悲观时播种,在狂热时收获。愿你我都能在波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坚定。

来源:A股早8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