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肾细胞癌的靶向治疗不断取得新突破,多靶点TKI药物研发成为热点。在第2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CSCO)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高博医院鄢谢桥教授报告了ST-1898片在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中的Ib/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肿瘤
编者按:近年来,肾细胞癌的靶向治疗不断取得新突破,多靶点TKI药物研发成为热点。在第28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CSCO)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高博医院鄢谢桥教授报告了ST-1898片在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中的Ib/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肿瘤瞭望》特邀鄢谢桥教授就该研究的核心成果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深入解读。
01
《肿瘤瞭望》:ST-1898是一个多靶点TKI。在肾癌领域,其靶点设计(如c-MET, AXL, VEGFR2等)是针对当前TKI治疗(如舒尼替尼、卡博替尼)的哪些局限性(如耐药、毒性谱)而优化的?其理论上可能带来哪些差异化优势?
鄢谢桥教授:这个问题非常好。目前国内确实缺乏新型TKI药物,我们在晚期肾癌的后线甚至一线治疗手段仍较为有限。相比之下,国外已批准卡博替尼、仑伐替尼等多靶点药物,这曾令我们非常羡慕。因此,ST-1898的研发令人振奋,我们现在也拥有了自主研发的新型TKI药物。
ST-1898是通过AI药物设计技术平台(SigmaHit®)开发的全新多靶点TKI,具有三大优势。第一,其靶点覆盖广泛,不仅包括传统的PDGFR、VEGFR,还涵盖耐药相关靶点如AXL和c-MET,以及肿瘤细胞生存依赖的c-KIT和TRK等靶点。第二,靶点抑制活性均衡。该药物对各靶点的IC50值集中在0.4–15 nM的较窄区间;而同类药物如卡博替尼的IC50范围较宽,为2–300 nM。这种均衡性有助于多个靶点协同发挥作用。第三,抑制效力更强。卡博替尼的IC50值约为ST-1898的7–20倍,说明ST-1898在分子水平上具有更强的抑制能力。
以AXL靶点为例,该靶点常在抗血管生成治疗后发生耐药时被激活。目前针对AXL的策略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使用单克隆抗体,但可能存在旁路代偿激活;二是应用GAS6配体抑制剂如贝拉普利;三是使用作用于AXL的TKI,如卡博替尼,但其疗效有限。ST-1898因强效抑制AXL,有望与GAS6配体联合应用,为克服耐药提供新方向。
02
《肿瘤瞭望》:能否分享一下ST-1898在晚期肾癌患者中Ib/II期研究显示的初步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其疗效信号(如ORR, PFS)和不良反应谱与现有的标准TKI治疗相比,展现出哪些异同点?
鄢谢桥教授:ST-1898目前已显示出不错的疗效信号。其客观缓解率(ORR)达到10%–20%,疾病控制率(DCR)较高,超过87.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6个月以上。这些数据与当前HIF-2α抑制剂及第二代TKI药物的疗效大致相当,但由于非头对头比较,仍需谨慎解读。
我举几个典型病例。第一例患者既往接受过九线治疗,包括舒尼替尼、培唑帕尼、安罗替尼,以及在国外使用的仑伐替尼、卡博替尼,在第十线使用ST-1898时仍观察到明显疗效。第二例是在25例靶免治疗失败后的患者中,使用ST-1898作为二线治疗,仅1例发生疾病进展,其余24例均维持稳定。第三例是8例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其中2例达到客观缓解,6例疾病稳定,无1例进展。这说明ST-1898凭借其多靶点作用,可能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尤其对多线治疗失败或特殊病理类型患者仍具潜力,这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03
《肿瘤瞭望》:肾癌治疗已进入“免疫联合”时代。基于ST-1898的作用机制和现有数据,您认为它未来最有可能的开发路径是什么?是作为晚期后线治疗的单一选择,还是有望与免疫治疗联合,挑战一线治疗格局?
鄢谢桥教授:ST-1898具有丰富且强效的作用靶点,因此其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在后线治疗中,例如针对AXL和c-MET等介导血管靶向治疗耐药的旁路激活靶点,ST-1898单药或与GAS6配体抑制剂联合使用,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在一线治疗方面,该药物是否可延长疗效持续时间,也值得进一步探索。此外,ST-1898与免疫治疗、HIF-2α抑制剂或mTOR抑制剂的联合,同样具有广阔潜力。
除了传统治疗模式之外,ST-1898还可与更多新型治疗策略相结合。例如,目前在北京高博医院开展的多项临床研究中,包括ADC药物、细胞治疗和核素治疗等正在快速发展。ST-1898作为一种强效抗血管生成TKI,基于肾癌以血管生成为主导的机制,与这些新药联合应用有望拓展其治疗领域,不仅用于前、后线治疗,甚至可能在围手术期治疗中发挥重要价值。
鄢谢桥 教授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内科
北京高博医院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泌尿肿瘤内科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少见类型肾癌协作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头颈部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来源:肿瘤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