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新大阪站仅 15 分钟车程竟矗立着巨大废墟,昭和时期新市镇的兴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2 11:01 1

摘要:电轨车 “终点站” 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日本记者鼠入昌史的新书《谜之终点站》(文艺春秋新书)中,介绍了截至 2024 年仍是大阪地铁御堂筋线终点站、众多新干线乘客曾目睹其风貌的千里中央站 。本文摘自书中的部分内容。

电轨车 “终点站” 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日本记者鼠入昌史的新书《谜之终点站》(文艺春秋新书)中,介绍了截至 2024 年仍是大阪地铁御堂筋线终点站、众多新干线乘客曾目睹其风貌的千里中央站 。本文摘自书中的部分内容。

御堂筋线电车图片

从前,日本千里中央站还是御堂筋线的终点站。乘客在新大阪站下新干线后,换乘地铁御堂筋线。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搭乘前往大阪市中心、梅田、难波、天王寺方向的列车,而千里中央站则是与之相反方向的终点站。因此不仅是大阪本地人,即便是偶尔乘新干线来大阪的人,也一定会对 “千里中央站” 这个名字留有印象,它无疑是人们心中会留意的车站之一。除非在千里中央站附近居住或工作,否则人们基本不会有机会到访这里。对所有新干线乘客来说,它都是一座 “谜之车站”。千里中央站,曾被赋予这样的定位。容我再详细说明一下,地铁御堂筋线连接着江坂站至中百舌鸟站。线路途经的站点中,不仅有新大阪站、梅田站,还有淀屋桥站、心斋桥站、难波站、天王寺站等一众代表大阪的核心商圈,是大阪市内当之无愧、无可替代的交通大动脉。

御堂筋线便是这样一条线路,它向北延伸,江坂站以北的路段则属于另一条名为 “北大阪急行电铁”(简称 “北大阪急行”)的线路。这条线路的修建始于 1970 年 —— 为配合当年在千里丘陵举办的大阪世界博览会(简称 “大阪万博”),方便运送参展观众,相关线路应运而生。从那时起,御堂筋线的所有列车都可直达北大阪急行线路,因此这条北大阪急行路段实际上可算作御堂筋线的一部分。自世博会结束后,千里中央站在现址开通以来作为御堂筋线终点站的身份,一直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然而,到了 2024 年春天,北大阪急行线路延伸至了箕面萱野站(箕面萱野駅)。自此原本在千里中央站始发终到的所有列车,全部改为开往箕面萱野站,如今在新大阪站已再也看不到 “千里中央站” 这个终点名了。所以从本文 “谜之终点站” 的主题来看,本该前往的车站应该是箕面萱野站。但问题在于,箕面萱野站太过崭新,尚未沉淀下人们对 “终点站” 往往会期待的那种寂寥感与怀旧氛围。

对于御堂筋线的常客来说,大概还会觉得千里中央站 “依然像个终点站” 吧。正因如此,我决定先从千里中央站开始探寻。况且大阪单轨电车彩都线(彩都線)在早晚高峰时段,仍有以千里中央站为终点站的班次运行,这也是一个原因。

千里中央站距离新大阪站仅 15 分钟车程。列车沿着新御堂筋一路向北行驶,全程基本与穿梭在新御堂筋上的汽车并行。在抵达千里中央站前不久,列车转入地下,穿过大阪中央环状线与中国自动车道(中国自動車道)交汇的立交桥下方后,便到达了车站。地下站台的正上方,是直通检票楼层的挑高空间,视野开阔。站台上方设有可供俯瞰站台的通道,整体透着一股莫名的时尚感。这大概就是大阪北摄地区(北摂)终点站该有的样子吧。

千里中央站被一座名为 “せんちゅうパル”的商业设施环绕。从检票口出来后往上走,便能抵达此商场南北向狭长空间的大致中央位置。商场内设有通往挑高区域的自动扶梯,走到室外的步行平台上,眼前便能看到阪急百货店矗立在那里。“せんちゅうパル”商场本身的设计也宛如一座神殿,如此看来,千里中央站确实是一座能让人感受到雅致格调的车站。

站在步行平台上眺望车站周边,会发现几栋高楼环绕其间,不知是高层公寓还是办公楼。车站正北方向有一家山田电机,而电机店周围则是绿植繁茂的住宅区。一眼望去,既有明显带着年代感的昭和时期团地(公共住宅社区),也有看起来相对较新的公寓楼。能看到牵着小孩的母亲漫步,也能看到结伴而行的老年人 —— 从被商业设施与高楼环绕的车站出发,仅步行 2 分钟,便能踏入一片开阔宁静的住宅区。穿过大马路,便能看到一排排团地整齐排列。

除了御堂筋线(北大阪急行电铁),大阪单轨电车也接入了千里中央站。站内标识显示,前往单轨电车的千里中央站,需穿过 “せんちゅうパル”商场向南步行。按照标识指引前行,没多久便走出此商场踏上了一片开阔的平台…… 就在这时,一栋建筑映入眼帘:它体量巨大、存在感极强,却空无一人,已然处于废弃状态。这座矗立在千里中央站站前的建筑,正是 2019 年之前仍在营业的商业设施 “千里セルシー”。它于千里中央站开通 2 年后的 1972 年开业,此后半个世纪里,一直是千里中央地区的地标之一。

“千里セルシー”最鼎盛时入驻商户多达 120 家,除此之外,还配备了保龄球馆、泳池、桑拿房与电影院。据说在商场中央的 “セルシー広場”,还经常举办偶像演唱会等活动。曾在这里举办过活动的偶像与歌手,阵容堪称豪华:早年有堀ちえみ、光 GENJI 组合;较近期的则有早安少女组(モーニング娘)、三代目 J SOUL BROTHERS 组合,他们都曾在此登台表演。2011 年 2 月,AKB48 的衍生组合 “渡り廊下走り隊 7”来到这里时,现场聚集了 7000 人;2013 年,EXILE(放浪兄弟)更是在此创下了单日售出 1 万张 CD 的纪录。据称当时还流传着一个类似都市传说的说法 ——“只要在千里セルシー的舞台办活动,就一定能火”,因此这里对刚出道的艺人与偶像而言,无疑是一处 “圣地”。

然而如今,这里已完全沦为废墟。虽说早已停业,这是理所当然的结果,但从せんちゅうパル的平台上俯瞰那空无一人的舞台,仍令人倍感怅然。曾经 120 家的商户到后期锐减至 60 家,最终这座商场以 “建筑老化” 为由彻底关闭。

位于千里中央站周边,除了せんちゅうパル与阪急百货店,还有如今已沦为废墟的千里セルシー。这里像极了北摄地区的交通枢纽,多座商业设施环绕车站分布。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翻阅旧时的航空照片与地图便一目了然:1960 年代初期,千里中央站附近还是一片几乎荒无人烟的丘陵地,遍地都是杂木林,当地特产是竹笋与果树。在开发启动前,这片区域甚至被指定为大阪府的 “模范果树及竹笋产地”。

然而1958 年,“千里新市镇”(千里ニュータウン)的开发计划正式敲定。战后混乱期过后,随着朝鲜战争特需景气的到来,大阪人口开始激增 ——1950 年代的 10 年间,大阪市人口足足增加了约 100 万。住房短缺自然随之成为社会问题,原本遍布田园的周边城市也接连开启了城市化进程。但即便如此,要吸纳 10 年间猛增的 100 万人口,现有城市空间依然捉襟见肘。于是将被杂木林覆盖的千里丘陵改造为大型新市镇的计划被提上日程。根据开发初期的规划,千里新市镇占地 1150 公顷,目标是建成一座可容纳 15 万人居住的城镇。当然交通设施的完善是核心课题之一,地铁御堂筋线的延伸工程便是其中重要一环。

不过,1962 年千里新市镇正式启用时,御堂筋线的延伸工程尚未完工。当时阪急千里线(阪急千里線)率先完成延伸,再加上线路巴士的配合,共同承担起新市镇的交通出行需求。就在新市镇开发稳步推进的 1965 年,千里丘陵被正式确定为世博会举办地。至此,地铁御堂筋线的延伸工程明确了目标 —— 配合 1970 年大阪世博会的举办,全力推进建设。最终在 1970 年,千里中央站作为千里新市镇的核心车站正式开业。由于北大阪急行电铁(北大阪急行)最初的核心功能是为世博会提供交通接驳,因此当时的千里中央站仅是一座临时站房。线路曾沿大阪中央环状线延伸至世博会会场(即如今的万博纪念公园)。

据称,世博会举办期间,北大阪急行电铁累计运送游客达 4148 万 1175 人次。尤其在临近闭展的 9 月 5 日,现场拥挤到即便末班车发车后,车站周边及会场内仍滞留了约 15 万名游客。无论如何,北大阪急行电铁在开业后不久,便借世博会的东风迎来了高光时刻。

世博会闭幕后,千里中央站迁至现址,正式成为御堂筋线的终点站;如今的せんちゅうパル、阪急百货店等商业设施也相继开业。随后在 1972 年,千里セルシー也宣告诞生,千里中央站自此名副其实地成为千里新市镇的核心。

此外,这里距 1964 年已开通的东海道新干线新大阪站仅 15 分钟车程,这般便利性想必也是千里中央站的一大优势。尽管未达到规划中的 15 万人规模,但到 1975 年,新市镇的居民已增至约 13 万人。作为区域核心的千里中央站,即便周边商业设施林立,也完全不算过剩。千里セルシー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步步刻下了自己的历史印记。

当年入住千里新市镇的居民,大多是所谓的 “核心家庭”(由父母与子女组成的小家庭)。或许有人会觉得,新市镇是邻里交往匮乏、缺乏温度的 “冷漠城镇”,但那毕竟是昭和时代 —— 据称,在团地(公共住宅社区)里,同住一栋楼、共用楼梯的居民之间,关系亲密到会结伴出行旅游。最初,新市镇内多为 “无浴室住宅”,但自 1970 年代起通过翻建增建,家家户户都配备了浴室。“全户抽水马桶” 也是这里的特色之一,住宅附近有方便日常购物的超市,前往千里中央站周边就能享受休闲时光,再加上绿地充足 —— 作为当时的居住环境,这里确实十分优越。

不过,这种优势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宜居的环境使得居民愿意长期定居,导致社区内居民几乎没有流动,缺乏 “新陈代谢”。于是从 1980 年代起,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逐渐凸显,千里新市镇不知不觉间被贴上了 “老旧城镇”(オールドタウン)的标签。漫步在千里中央站周边,既能看到充满怀旧气息的老式团地群,也能见到焕然一新的崭新公寓楼 —— 有的区域成功推进了重建改造,有的区域则未能跟上步伐。千里中央站周边的景象,正是全日本众多团地共同面临的 “新旧反差” 的缩影。

这样的时代变迁,也影响着环绕车站的商业设施。曾作为世博会会场、直至 2009 年仍以 “世博乐园”之名运营的区域,后来进行了重新开发,并于 2015 年以 “拉拉宝都 EXPOCITY”(ららぽーと EXPOCITY)的身份开业(2022 年进行过翻新)。既然出现了像拉拉宝都这样适合全家开车前往游玩的大型设施,人流向那里汇聚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与有着 50 年历史的千里中央站周边相比,EXPOCITY 显然更受年轻人青睐。

受这些因素影响,千里セルシー作为 “新兴城镇休闲中心” 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即便暂不论其因 “建筑老化” 等理由停业的具体原因,如今矗立在千里中央站站前的废弃千里セルシー,或许正象征着这类新市镇的兴衰沉浮。千里中央站,或许可以称之为 “落日终点站”(落日のターミナル)。2024 年北大阪急行电铁线路延伸后,它不再是御堂筋线的终点站 —— 这件事本身,仿佛也象征着千里新市镇与千里中央站的时代变迁。

那么,这座新诞生的终点站 —— 箕面萱野站(箕面萱野駅)如今是什么模样呢?箕面萱野站是一座高架式终点站,直接连通名为 “箕面 QUEENS MALL”(みのおキューズモール)的大型商业设施。车站正北方向,北摄的群山近在眼前;这里也有公交线路在此发车,可前往箕面市中心区域(阪急箕面线箕面站附近)及其他各个方向。

与千里セルシー沦为废墟形成鲜明对比,箕面 QUEENS MALL 客流旺盛、热闹非凡。其实该商场 2003 年就已开业,虽已有年头,但随着箕面萱野站的启用,客流量进一步提升。这座商场不仅入驻了电影院,也是北摄地区规模最大的商业设施之一。当我来到箕面萱野站,置身于箕面 QUEENS MALL 的热闹氛围中时,不禁会想到一件事:1972 年千里セルシー开业时正值千里新市镇最具活力的时期,当时的它,想必也有着不亚于如今箕面 QUEENS MALL 的热闹景象吧。时代的变迁有时就是如此残酷。不知终有一天,箕面萱野站是否也会迎来巨大的改变?这一切,还只是遥远未来的故事。

来源:译美丽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