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在品酒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自己感受到的香气、口感跟权威书上描述的不大一样;或者是——权威书上描述的那种香气和口感,自己感受不到。对此,我们——特别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酒友经常会犹豫:是不是自己的品酒能力不够,自己的感觉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努力去
原创 李寻
我们在品酒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自己感受到的香气、口感跟权威书上描述的不大一样;或者是——权威书上描述的那种香气和口感,自己感受不到。对此,我们——特别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酒友经常会犹豫:是不是自己的品酒能力不够,自己的感觉不准确?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努力去按照权威工具书上提示的香气和口感方向去寻找,找不到硬找;经常会追随权威的观点,描述出实际上自己没有感受到的那些香气和口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确实易受外界权威信息的暗示,而使自己的感觉本身受到影响、做出错误的判断。根据我自己的品酒经验,我认为我们要有勇气坚持自己在感觉上获得的感受,并运用理性的方法来分析这种感受的由来原因,继而判断酒体的品质和风格。
我举两个自己品酒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分辨川派浓香的单粮香和多粮香。原来有一个时期,我凭盲品就能感受出来那款著名的单粮香和那款著名的多粮香酒之间的差别;后来——在近期一个阶段,我感觉到自己感受不到什么差别,以至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品酒能力下降了?后来我去找资料调查,也请教知情的专家,获得了一个信息——原来那款单粮香也有部分酒使用了多粮香的工艺,难怪我区分不出来。这个案例说明不是我的感觉出错误或者品酒能力下降,而是人家的酒变了。
第二个例子是白兰地。我原来在白兰地XO里没有感受到葡萄的香气,近期在喝一款2020年以后出产的轩尼诗XO白兰地中感受到了葡萄的香气。我开始以为自己品酒水平提高了,后来发现酒标上印着有“液体糖”的字样。我去咨询专家,去查询资料,才知道酒里添加的液体糖(可能是果葡糖浆)是有水果香气的,也许就是葡萄香。这个例子再次证明我的感觉是没有错误的,品酒能力没有提高,也没有下降——只是酒体添加了新的东西,被我感觉出来了。
我们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感觉是造物主赋予我们识别真伪、保护每个生命安全的最基本的天赋本能。人和人的感觉,虽然有差异,但差异没有那么大。我们普通人和专业品酒师之间的差别,并不是来自于天赋感觉的差别,而是来自于后天的频繁训练。专业的品酒师因为他有具体的生产环境,有具体的品鉴样品,见得多了,所以认知是清晰准确的。我们普通的酒友由于没有专业化的品鉴环境,也没有经过反复的品鉴训练,所以对香气、口感的感觉是能感觉出来的,但描述不出来;把各种感觉之间的差别,也没有做过专业化的细分。由于感觉本身模糊,感觉到了,但没有足够的实物证明和足够的语言来表述,所以,普通人品酒时的描述往往不如专业品酒师准确,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的感觉器官和感觉能力就弱于专业品酒师——只要经过理性的训练,普通酒友都会得出符合事实的判断。
在我们品酒时如果感觉到差异、异常,一定要尊重这种感觉,要对它进行理性的分析。第一,通过反复的闻尝,确认这种感觉是不是反复稳定地出现,如果反复稳定地出现,这个感觉就是存在的——酒体里面一定是有什么异样的成分,被你感受到了;第二,可以请教、咨询专家或查询文献,来查找你形成这种感觉的原因,只要咨询到懂行也可以客观如实回答问题的专家,你的问题会迎刃而解的,而且绝大多数这些问题,各种文献上也都有线索。最后,通过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你能得出来合乎实际的结论。
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是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口号。
品酒也一样——对我们大多数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酒友来说,尚处于蒙昧状态,也要进行启蒙;而启蒙就要套用康德的语式:品酒,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感觉和理性!
—END—
来源:faye小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