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激光武器LY–1性能究竟如何?是否超越美俄等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1 04:21 1

摘要:在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上,中国首次公开亮相的LY-1舰载激光武器系统引发全球关注。这款代表中国军工尖端水平的新型装备,以其突破性的技术指标和实战化能力,展现了中国在定向能武器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上,中国首次公开亮相的LY-1舰载激光武器系统引发全球关注。这款代表中国军工尖端水平的新型装备,以其突破性的技术指标和实战化能力,展现了中国在定向能武器领域的领先地位。

1. 功率与毁伤能力:LY-1采用300千瓦级高能激光发射器,远超此前珠海航展亮相的20-60千瓦级系统,甚至比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HELIOS系统(60千瓦)高出5倍。其激光束聚焦后能量密度极高,可在5秒内熔毁以3倍音速袭来的反舰导弹导引头,或通过低功率模式烧毁敌方无人机、舰艇的光电传感器(软杀伤)。在西北靶场测试中,类似技术的激光武器曾瞬间熔穿1.5公里外的钢板。

2. 射程与拦截范围:有效射程覆盖10-20公里海域,可拦截高速反舰导弹、巡航导弹及“低慢小”目标(如无人机),填补了红旗-16C中程防空导弹(射程约70公里)和红旗-10近防系统(射程约9公里)之间的防御空白,形成“激光防护墙”。其光速打击特性(30万公里/秒)彻底消除了传统导弹的“飞行时间差”问题,实现“发现即摧毁”。

3. 成本与持续作战能力:单次拦截成本仅约1美元(电力成本),远低于美海军近程防空导弹(100万美元/枚)。依赖舰艇电力供应,理论上可无限次连续射击,尤其适合应对“无人机蜂群”等饱和攻击,大幅降低后勤压力。

1. 能量与散热技术:LY-1庞大的底盘实为“移动超级发电站”,配备高效储能和散热系统,解决了高功率激光武器的能量供应和散热难题。相比之下,美国同类300千瓦级MLADS系统有效射程仅2公里,主要受制于能源管理和光束稳定性。

2. 复合杀伤模式:采用“硬杀伤+软杀伤”组合:硬杀伤直接摧毁目标结构,软杀伤通过烧毁传感器使敌方装备失能。例如,低功率模式可致盲敌方舰艇的雷达和光电探测设备,削弱其作战能力。

3. 实战化验证:中国激光武器已在实战中积累经验。2022年,沙特使用中国“寂静狩猎者”激光防空系统(30千瓦级)击落多架无人机,成为全球首款实战应用的激光武器 。2025年测试的OW5-A50激光系统(50千瓦级)在中东战场拦截21架无人机全中,进一步验证了技术可靠性。

1.区反介入能力:在台海、南海等战略方向,LY-1可显著提升舰艇对反舰导弹的防御能力,配合其他舰载武器,构建多层次防御体系,对潜在对手形成威慑。其出现标志着中国海军从“被动拦截”转向“主动防御”。

2. 技术代差优势:相比美国MLADS(300千瓦级,射程2公里)、俄罗斯“佩列斯韦特”(兆瓦级,战略反卫星但未实战)、欧洲“龙火”(5千瓦级,射程1.2公里),LY-1在功率、射程、拦截能力等核心指标上全面领先,成为全球首款实现“中远距反导+近程防空”一体化的舰载激光武器

LY-1的亮相被外媒称为“全球激光武器军备竞赛进入中国时刻”。美国《防务新闻》评论称,中国在激光武器领域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其技术成熟度和实战化能力远超预期。中东多国(如沙特、阿联酋)已表达采购意向,中国激光武器出口额预计2025年下半年翻倍。

LY-1舰载激光武器,其300千瓦级功率、10-20公里射程、光速打击和低成本优势,使其成为现代海战中极具威慑力的“光之利刃”。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