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象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8 11:44 1

摘要:如今的象山,宽敞平坦的柏油观光路直通山顶,装饰一新的“象山森林公园”牌楼映入眼帘,新建的宝塔、亭台、走廊等建筑错落有致,刺柏、洋槐等风景树木形态各异,给象山披上春意盎然的绿装。登山远眺,晴空澄澈,城区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交错。

丁继坤

四月,风和日丽,我与好友相约,趁闲暇再次登上象山。
象山地处韩城市新城区西部,因形似大象得名。我多次攀登象山,每次都有不同感悟。
如今的象山,宽敞平坦的柏油观光路直通山顶,装饰一新的“象山森林公园”牌楼映入眼帘,新建的宝塔、亭台、走廊等建筑错落有致,刺柏、洋槐等风景树木形态各异,给象山披上春意盎然的绿装。登山远眺,晴空澄澈,城区高楼林立,街道纵横交错。
我首次登象山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我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学生。学校排练了一场大型舞蹈表演,集中到象山中学汇演。来到象山脚下,我们被眼前巍然屹立的象山所吸引,便萌生出登象山的想法。表演休息期间,我约了几位同学开启攀登象山之旅。我们沿着上山的羊肠小道,凭借不甘示弱的劲头互相比赛,仅用20多分钟就登上了山顶。极目四望,晴空万里,天高云淡,视野开阔。身后崇山峻岭连绵,山下松柏、房屋与阳光相互辉映,景色迷人。
第二次登象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文化生活的追求愈发迫切。因电视图像模糊不清,韩城矿务局决定在象山顶新建一座电视转播台。当时上山没有大路,所需的沙子、砖块、水泥等建筑材料只能靠人力背到山顶。当时,我也加入上山搬运建材的队伍。起初,我背了20块砖(约100斤)快步上山,没走多远,便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就这样,每走一弯就歇一歇。几趟下来,我累得腰酸腿疼。
再次登象山是2008年3月,我参加“迎奥运、登象山”活动。我登上山顶发现,原来的土窑修缮一新,成了象山公园管理处的办公地点。盘山柏油路修到山顶,坐车就能上象山。山上通了自来水,实现电气化,为人们登山旅游观光提供了便利。
每次登象山,感受皆不同。从最初登象山至今,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回首过往,我从攀登象山的亲身经历中,真切领略到韩城今非昔比的变化。

来源:小香香吖谈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