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旧粮站变身乡村和美“加油站” ——看回龙以民生之笔绘就乡风文明新画卷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8 11:30 1

摘要:在大足区回龙镇骑胜村的半山腰上,一座传统民居样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十分引人注目。走进文明实践所,从大门口迎接人们的两个卡通人物“慧慧”“龙龙”开始,便沉浸式进入了回龙的世界,杨国良烈士展厅、高粱农耕文化展厅、回龙粮站的由来、回龙好人……一 一映入眼帘。

高粱农耕文化展区。 记者 谢凤 摄

回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外观。(回龙镇供图)

志愿者辅导学生做作业。 (回龙镇供图)

回龙镇在乡村剧场开展2025年“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回龙镇提供)

情景剧《高粱红了》演出场景。 (回龙镇供图)

群众参观回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回龙镇供图)

在大足区回龙镇骑胜村的半山腰上,一座传统民居样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十分引人注目。走进文明实践所,从大门口迎接人们的两个卡通人物“慧慧”“龙龙”开始,便沉浸式进入了回龙的世界,杨国良烈士展厅、高粱农耕文化展厅、回龙粮站的由来、回龙好人……一 一映入眼帘。
“这里原本是一处旧粮站。”回龙镇宣传统战委员陈佐燕介绍,2022年5月,回龙镇充分盘活闲置资源,翻新粮站,最终把它打造成了接近传统民居样式的回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的“五有”标准,结合回龙镇实际,回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设有镇情镇史及粮站历史展厅、杨国良烈士展厅、党建文化展厅、农耕文化展厅、家风家训展厅、特色产业展厅6个展厅,配备儿童之家、妇女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室、宣传教育室、非遗体验室、未成年人教育室、老年人活动室、文化活动室、理论宣讲室及志愿服务站10个功能室。
“文明实践所要有活动才有生命力。”陈佐燕介绍,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重要作用,回龙镇组建了环境保护、平安巡防、防汛抢险、移风易俗、营商环境、文明劝导及“巾帼”“乡贤”等10余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定期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在这里,理论宣讲“聚民心”。为了让党的创新理论更接地气,文明实践所通过“讲”“评”“帮”“乐”“庆”等实践形式,传播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积极吸纳镇村干部、老党员、教师等加入,用“小故事”讲“大道理”,用“乡土话”传“新思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用科学理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定向”“立心”“固本”。
在这里,文化盛宴“悦民心”。回龙镇积极与区级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协调,联合开展“我们的节日”、红高粱文化旅游节、“文化进万家”、送电影进村(社区)等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在这里,主流价值“润民心”。通过定期组织开展“道德讲堂”“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推动形成“尚勤劳、重孝道、守规矩、讲卫生”的文明风尚,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实践所建成以来,有序推进移风易俗,完善村规民约,累计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婆媳、最美家庭等系列评选活动10余场。
在这里,为民解忧“暖民心”。回龙镇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百姓畅快“点单”,由村(社区)志愿服务小队“接单”,实现“群众需要、书记吹哨、上门报到”,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在这里,特色服务“惠民心”。回龙镇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积极组织各志愿服务小队,开展义检义诊、阳光助老、普法宣传、种植指导、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以志愿服务为引领,打造凝心聚力惠民的“百姓之家”。
从理论宣讲到文化惠民,从价值引领到贴心服务,回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是理论宣讲的“红色讲堂”、文化活动的“欢乐舞台”,更是主流价值的“道德高地”和便民惠民的“服务驿站”。越来越多的回龙群众在文明实践的滋养下,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近年来,回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被授予“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重庆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大足区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称号。
“文明实践不是一阵风。”回龙镇党委书记莫孝国表示,将不断创新举措,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推动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以丰富多元的服务,为群众幸福加码、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记者 李美坤 谢凤

来源:重庆市大足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