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条【对学生欺凌的处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2 10:04 1

摘要:以殴打、侮辱、恐吓等方式实施学生欺凌,违反治安管理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采取相应矫治教育等措施。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来源:执考掌中宝

第六十条【对学生欺凌的处理】

以殴打、侮辱、恐吓等方式实施学生欺凌,违反治安管理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采取相应矫治教育等措施。

学校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明知发生严重的学生欺凌或者明知发生其他侵害未成年学生的犯罪,不按规定报告或者处置的,责令改正,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建议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分。

条文释义

本条是2025年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时新增的规定,主要考虑到目前校园霸凌等侵害未成年人的校园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通过在法律层面规定处罚、教育机制,对实施学生欺凌的人员进行处罚或矫治教育,并对学校管理人员等不按规定履行对相关案件的报告或者处置义务的行为进行处罚,引导学校合法合规进行处置与报告。

本条规定了对学生欺凌行为、学校不按规定报告或者处置学生欺凌或者侵害犯罪的行为的处罚,其立法目的在于保护未成年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本条的理解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条第一款是注意性条款、宣示性条款、引致性条款。即本款未就以殴打、侮辱、恐吓等方式实施学生欺凌的行为规定新的处罚内容,而是宣示立法者严厉谴责该行为的立场,强调此类行为应受处罚,并衔接了本款行为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相关规定。也就是说,本款并未实质赋予公安机关对以殴打、侮辱、恐吓等方式实施学生欺凌的行为的处罚权限,相关行为应否受到处罚或采取相应矫治教育等措施,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既有规定来确定。其作用在于指引、提示公安机关,此类行为如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款规定的,要依法处罚,不能简单作为普通纠纷处理。

第二,对第二款“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理解需注意规范层级与规范内容两个方面。从规范层级看,其对规范层级有一定要求,具体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从规范内容看,相关法规内容应是对学生欺凌或者其他侵害未成年学生的犯罪的报告或者处置义务的规定,对不涉及此类义务的一般性规定的违反,不属于这里的“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第三,第二款针对的案件类型是学生欺凌或者其他侵害未成年学生的犯罪。此类案件严重侵害了未成年在校学生的人身权益,社会关注度高,为此法律对其报告或处置设置了严格的义务性规定。

第四,第二款规定的不按规定报告或者处置应构成对法律义务的实质违反。为了相关案件的妥善处理,法律法规严格设置了报告或者处置的程序性与实体性规定。其中部分规定是为了管理的便利性,如果仅违反此类规定,未对案件报告与处置产生实质影响的,一般也不能直接认定为不按规定报告或者处置。其具体行为类型包括隐瞒不报、处置失当、时间拖延等。

第五,构成第二款规定行为,学校对发生学生欺凌或者其他侵害未成年学生的犯罪应存在明知。对明知的认定应结合相关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相关行为表现综合判定,如果学校存在违规封锁消息,以及掩盖事实毁灭证据等行为的,可直接认定为存在明知。

第六,第二款规定行为的相应处理措施是责令改正,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建议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分。责令改正,根据公安机关对具体事项的管理(辖)权限不同,是一种行政指导或行政命令。建议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分属于行政建议,属于非处罚处理方法

实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务中需要谨慎处理合法与违法的界限。学校的类型比较复杂,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也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阶段的各类院校。一些学校除负责教育教学活动等教学服务工作外,还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职责义务较为复杂。其对学生欺凌或者其他侵害未成年学生的犯罪的报告和处置,可能涉及其本身的职责义务以及其主管机关的职责权限。因此,在认定该行为时,公安机关需要审慎查明行为性质,对违法与否的认定应结合学校主管机关出具的相关说明等专业意见审慎得出结论。

案例评析

一、案情简介

中学生小伟在本校遭到同学殴打,并被拍成视频上传网络。事后查明,此校园欺凌事件参与者九人,且网络传播的另外一段校园欺凌视频也发生在该校。事件发生后,该中学隐瞒消息和真相,没有及时向当地教育局和公安部门汇报,使此事没有得到及时迅速处理,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免去该校校长陈某职务,给予学校教导主任高某降级处分,其他有关人员也受到相应处分。

二、案例拆解

在本案中,发生学生欺凌事件后,学校不及时向当地教育局和公安部门履行报告义务,而是隐瞒消息和真相。其行为属于202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应受处理的行为:学校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明知发生学生欺凌,不按规定报告。此案发生在2025年《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前,若后续发生此类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建议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作出本案中的相关处分。

来源:法治榆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