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亲密关系中,很多男性并不习惯谈论自己的内在感受。他们要么从小被教导“情绪是软弱的”,要么缺乏表达自我的方式,久而久之便学会了沉默。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却可能早已千疮百孔。
男人也有情感需求——只不过,这些需求往往不容易被看见。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男性并不习惯谈论自己的内在感受。他们要么从小被教导“情绪是软弱的”,要么缺乏表达自我的方式,久而久之便学会了沉默。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却可能早已千疮百孔。
不论你是男人,还是深爱着一个男人的女人,这篇文章都希望为你们之间的情感沟通带来更多理解与温度。
愿我们能少一些误解中的争吵,少一些冷战中的泪水,少一些一句话都说不出的夜晚。
01
男人的自尊,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脆弱。
他们渴望被认同,不仅是对他的事业选择,对他作为伴侣的表现,对他的能力与魅力,也包括那份“被你喜欢”的确认感。
我有许多男性来访者都提到,他们的另一半几乎从不主动表达欣赏:“我到底哪里让她满意?”——这句话,很多男人只是没说出口而已。
虽然男性在语言上的赞美需求,可能不像女性那样频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既然是美好的事物,何不多一点?
所以亲爱的女孩们,请大胆说出你的喜爱。
告诉他你喜欢他穿衬衫的样子,欣赏他认真工作时的专注,心动于他某句温柔的话语或一次贴心的约会安排。
你的赞美,不会让他自大,反而会让他有安全感,让他更勇敢去爱。
根据自尊支持理论(Self-affirmation Theory),被亲密伴侣积极肯定的人,更愿意承担关系中的情绪劳动,也更容易表现出亲密行为。
一句“我喜欢你这样”,比千言万语都动人。
02
对男人来说,被尊重,就是被爱。
当一个男人感觉到你对他本人、他的事业,甚至他所坚持的价值观持否定态度,他就很难真正信任你,更别说放心地去爱你了。
他的内心会这样想:“如果她连我最核心的部分都不认同,那她又怎么可能真的为我好呢?”
很多时候,男人之所以沉默,不是因为不在乎,而是怕被误解、怕被说“太脆弱”。他们学会了隐藏自己的情绪,习惯用疏远代替争执。
尤其是当他的奋斗目标、人生规划不被理解时,他往往会慢慢收起热情,在关系中变得冷淡甚至逃避。
在亲密关系中,尊重不仅仅是礼貌,而是深层的认同——我看见你、理解你,并且支持你走你选择的路。
研究表明,当男性在关系中感受到“角色认同威胁”(Role Identity Threat)时,更容易通过回避、冷漠等方式来应对情绪冲突。
尊重不是附和,而是在不同中依然选择站在你这边。
03
男女在亲密关系中都渴望“连接”,只是方式不同:
女性往往通过沟通交流来感受到靠近,而男性,则更容易通过身体亲昵来建立那种“你在我身边”的安全感。
这并不意味着男人需要天天黏在伴侣身边。事实上,很多男人并不是非要“真正亲密”才会觉得有连接感,有时候,一个细节、一个暗示,就足够他安心。
举个例子:当他睡前轻轻伸手抱你一下,这可能只是他在确认,“你还在我身边”。你一个回应的眼神、一个温柔的吻,就能让他心定如初。
但问题常常出在男女需求错位:
她说:“我这几天没感觉你在关心我。”
他说:“我们已经几天没……”
她需要言语和情绪的靠近,他却在等一个触碰的回应——就这样,彼此误解,感情慢慢降温。
所以,与其赌气冷战,不如坐下来问一句:“什么样的方式,会让你觉得被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的感受密码”,懂了彼此的频道,关系自然更轻松。
根据亲密关系理论(Intimacy Process Model),身体互动是一种情绪调节工具,尤其对男性来说,是表达情感和寻求确认的渠道。
爱的连接,不总是轰轰烈烈,有时候只是一个“我在乎你”的轻触。
04
从小开始,很多男性就被教育要“坚强”,而所谓的“坚强”,往往等同于:不抱怨、不示弱、不掉泪。
他们学会把恐惧、担忧、自我怀疑深埋心底,连最亲近的人面前,也不敢轻易袒露。
可在一段真正亲密的关系里,男人也渴望拥有一个可以卸下盔甲的港湾。
他或许不像你那样善于用语言表达,但他会在某个深夜的沉默里,试探性地流露一丝脆弱。那是他给你看他“裂痕”的勇气。
如果他第一次在你面前落泪时,你显得不知所措、或者闪躲回避——他可能就会悄悄在心里关上一扇门。
而你,也会慢慢发现,他不再和你分享他的焦虑与挣扎。你握住的是他的手,却触不到他的心。
这不是因为他天生冷漠,而是因为社会告诉过他:“男人流泪,是不被爱的风险。”
2018年的一项心理学研究:很多男性在表达情绪前,会先经历长时间的内耗式独处,这也让他们更容易被误解为“情感冷淡”。
男性的“情感亲密需求”往往延迟显现,属于渐进式表达(Progressive Disclosure),需要安全感作为前提激发。
不是所有的沉默都是冷漠,有时候,那是他在试图用安静的方式告诉你:“我也会疼。”
05
在心理学家黛博拉·坦能(Deborah Tannen)看来,亲密关系中存在一种天然的张力:女性更渴望靠近,男性则更倾向独处。这并不是谁对谁错,而是两种不同的情感能量。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女性会希望“我们能多待在一起”,而很多男性则更需要一段属于自己的空间。不是不爱,而是爱的方式不同。
这是一场没有固定答案的拉扯。既要靠近,又不能黏腻;既要相守,又不能失去自我。
尤其是当男人感到被“围得太紧”时,比如没有自由安排时间,或被无端怀疑行踪,他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沟通,而是逃避。他不是不在意这段感情,而是需要通过独处来调节情绪、找回平衡。
传统上,当女性遇到烦恼时,倾向向内圈寻求支持(朋友、家人);而男性则倾向“出走”——先独自消化,再做决定。
给他一点呼吸感。别因为他想打打球、约朋友聚会、一个人呆着就觉得你被冷落。越信任,越自由;越自由,越亲密。
让他走得开,是为了让他更愿意回来。
空间,不是疏远,是爱的弹性。
06
男人需要身体接触,才能真实地感受到“我被爱着”。
这不一定非要是激情四溢的亲密,而是日常里的点点滴滴:牵手、拥抱、轻轻地亲吻、一起窝在沙发上看剧。这些细节,就是爱的实体化表达。
相较于女性更倾向通过“倾诉与陪伴”来感受被爱,男性更容易通过肢体语言与身体的触碰感受到连接与确认。
而这并不只是关于性。相反,如果每一次触碰都带有“有预设”的目的,反而可能让他产生疏离感。
男人同样渴望被温柔地靠近。他们也需要被抚慰、被依赖、被呵护。在真正安全的亲密关系中,不是只有女人期待被宠爱,男人也一样渴望那份柔软的靠近感。
所以,请主动靠近他。看电影的时候靠着他的肩。下班回家拍拍他的背。累的时候帮他揉揉肩。不是因为你必须这么做,而是因为你愿意让他知道:你在这里,你是他的避风港。
亲密不只是语言,更是指尖的温度。真正的安全感,从一句“我在”,变成一个拥抱。
07
男人在亲密关系中,也深深渴望一种“确定性”——一种笃定的安全感。
当他真心爱你,也希望你是那个“陪他走下去的人”。这份安全感,不只是“你不会离开他”的承诺,而是日常点滴中不断被印证的信任与理解。
比如,当你肯定他的职业选择,他会感到你认可他的方向;当你在他忙碌时轻轻拍拍他的背,或者只是经过时握住他的手,他会觉得被温柔拥抱着。
又比如,你允许他偶尔有“男生的自由时间”,去打球、去聚会,不会频繁查岗。他会知道:你不是想占有他,而是相信他、也相信你们之间的连结足够稳固。
真正让一个男人愿意卸下防备、全心投入关系的,不是你是否24小时陪着他,而是你是否在他最需要的时候,以他能接收到的方式去爱他。
真正的安全感,不是牢牢抓住对方,而是“你自由,我依然安心”。
来源:小张情感课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