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9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开幕。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选手在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同台竞技。本次全国技能大赛注重赛、展、演、会并举,展区设置了包括青少年体验区在内的多项公众互动环节,吸引了大量家庭观众前来参观体验。
少年观众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现场观看精细木工比赛。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中国网讯 9月19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郑州开幕。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选手在中原国际会展中心同台竞技。本次全国技能大赛注重赛、展、演、会并举,展区设置了包括青少年体验区在内的多项公众互动环节,吸引了大量家庭观众前来参观体验。
不少孩子在家长陪同下走进展馆,有人在机器人体验区紧盯机械手臂演示,有人在传统手工展台尝试榫卯、刺绣等民间技艺,也有孩子在职业体验台动手完成小型电路装配。孩子们既被“看得见的技能”吸引,也在亲手操作中体会到动手与创造的乐趣。主办方和参展单位通过讲解和体验,使技能从“遥远的比赛”变成孩子们可触可感的课堂。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正成为职业教育的“开放课堂”,让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看见技能的价值与魅力。通过近距离感受技能之美,孩子们不仅获得乐趣,也对未来职业和动手创造萌生向往。以赛为桥,技能文化正在逐步连接校园和家庭,为培养更多热爱劳动、勇于创新的新时代“小小工匠”播下种子。
在比赛现场,小观众体验国家级非遗扎染技艺。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小观众在现场进行中国传统手工艺绳艺编织体验。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轨道交通驾驶吸引小观众争相体验。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利用VR技术,小观众进行美发项目体验。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小观众被河南特色技能展台展出的种子展品所吸引。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在国家成果展区,小观众体验模拟驾驶。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小观众进行牡丹香包制作体验。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国家成果展区,家长为孩子讲解核电知识。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在河南特色技能展内,一名家长带着孩子与机器人互动。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小观众在现场体验古琴制作技艺。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在河南特色技能展现场,两名小观众体验榫卯技术带来的新奇感受。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比赛现场展区内,小观众围观人形机器人足球对抗。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许多小观众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赛场,感受职业技能带来的独特魅力。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