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会作为“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的重磅活动,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指导,武汉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吸引来自全国的行业协会、出版机构、技术企业与专家学者等近200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出版业数智化转型发展新路径与战略前景。
9月19日上午,AI赋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
大会作为“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的重磅活动,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指导,武汉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吸引来自全国的行业协会、出版机构、技术企业与专家学者等近200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出版业数智化转型发展新路径与战略前景。
把握时代机遇,
AI赋能引领出版转型新方向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指出,国内外利用人工智能推动各行各业发展已经成为了浩浩荡荡的潮流。放眼出版界,AI不仅降低了成本,更大幅提升了知识传播的效率,促进了作者与读者、科研与教育之间的深度互动,推动了知识生态的协同创新。
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蔡静峰在致辞中表示,武汉市高度重视AI产业发展,发布了《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武汉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系列文件,大力支持AI产业发展。希望与会代表积极谏言,对如何培育出版新质生产力,彰显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的出版作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建言献策。
聚焦技术前沿,
共话AI赋能出版转型新路径
在主题演讲环节,各界专家分享了对AI赋能出版的深刻洞察、实践成果和未来展望。
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坚作“AI大融合 出版业智能化转型‘新引擎’”主题演讲时说道,AI技术引发“语言宽带”到“知识蒸馏”的效率革命,出版业面临价值链无限延伸、知识资源开放互联、知识服务广泛触达与极致个性的深刻变革,推动出版业由“小行业”向“大产业”跨越式发展。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赵靓在“AI赋能知识服务: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与未来”的演讲中,系统梳理人工智能分类、大语言模型与智能体应用发展历程,深入分析出版行业AI应用现状与未来趋势。
会议现场,武汉出版集团与科大讯飞、理工数传、中华古联、武汉教育学会签订AI赋能战略合作协议。武汉出版社与欧阳康、周新民、汪树东、何卓恩、徐鲁等多位专家学者和作家代表签订出版协议。武汉市新华书店与武汉经开区、东西湖区、汉阳区、黄陂区签订实体书店共建协议。
深耕内容创新与阅读推广,
彰显AI时代出版新使命
作为大会亮点之一,武汉市第21届金色年华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在会间启动,现场集中发布3种青少年主题读物。其中《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青少年读本》由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岳奎、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丁华锋、儿童文学作家徐鲁等共同编写,以青少年可感可知、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诠释三大精神;《写给青少年的长江文明故事》系统梳理长江文明符号,分“山水名胜”“文物遗址”“非遗文化”“历史人物”四个篇章向青少年讲述长江文明的精彩故事;《小智带你探秘人工智能》全套共4册,分青年本、中学本、小学本、拼音本四个版本,是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群体精心策划的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系列读物。
大会还集中发布了“江城科普读库”系列新书《跟园艺学家去赏花》和《跟矿物学家去寻宝》,带领读者走进花卉世界和矿物宝藏的探索之旅。
《武汉文脉》大讲堂在大会期间正式启动,首期讲座将于9月20日上午在武汉中心书城举办,编委会顾问、华中师范大学严昌洪教授将带领读者穿越历史长河,深度解读武汉的根与魂。活动现场,武汉出版集团向江汉大学、武汉商学院等市属高校图书馆捐赠《武汉文脉》丛书,让优秀读物走进校园,助力城市文化传承与创新。
据悉,20日至21日,武汉出版集团还将在主会场、武汉中心书城分会场及全市22家新华书店,举办多场名家分享与新书推介活动,包括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执浩《我陪江水走过一程》新书发布会、楚史专家程涛平《春秋楚史》出版座谈会、超人气漫画家白茶“喜干”系列《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9》新书发布会等,持续营造城市书香氛围,构建AI赋能下多元繁荣的出版新生态。
来源:两江交汇